当基督遇见佛陀时,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牧师欧阳文风笑说,基督与佛陀可能会有各种精彩的辩论,但一定不会叫对方改宗换教!
「如果深切了解这两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信仰,就知道不可能要对方改换信仰,跟随自己了。」
他说,一直以来很多基督徒对佛教的了解有很多的误区,甚至没有尝试下功夫去认识对方,以致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身为牧师,他要以个人身份向所有佛教徒致歉。
他也坦承,过去他对佛教相当无知,就如不少传统与保守的基督徒一样。中学时参与了一项佛学函授课程,教会长辈一知道此事,「晓以大义」,认为他不应涉足异教,因为唯有基督教才有真理。
「那时的我,其实是抱着要『拯救』佛教徒,所以必须先了解佛教的动机去报读有关课程的。现在回想起,为自己的自以为意与狂妄而惭愧。」
他说,自己在十多年前来美国念书后,才惊觉基督教神学的丰富,不只有原教旨主义。后来再接触佛教,还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反而有另一种领悟。
「认识佛教,最令我震撼的是佛家思想中无限与无私的开放精神。」
当义工编圣经
欧阳文风大赞见日法师
欧阳文风是在前晚(3日)在光大5楼A视听室,和来自台湾的见日法师进行一场名为《当基督遇上佛陀,两宗教的一场文明对话》时,这么说。
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对话会上,见日法师也在现场唱起基督教的赞美诗,并透露过去到国外当义工时,曾协助基督教团体编写圣经教材。欧阳牧师听后,对法师的包容力大感赞赏,并扬言:「我从今以后会到处宣扬这件美事!」。
见日法师:须多了解各宗教
最欣赏基督教入世精神
曾到泰北难民营丶印度垂死之家丶柬埔寨乡村丶尼泊尔孤儿院丶荒野保护协会等单位担任义工的见日法师说,因家庭因素,她很小就有机会接触基督教,等到出家后,更曾出国在基督教组织内担任义工,因此,对于基督教并不感到陌生。
「对我来说,基督教入世的精神是最让我欣赏的,台湾过去就有很多传教士深入山区协助丶服务原住民,甚至后来老死在那边。佛教徒也许在这方面,要学习基督徒入世的精神。」
大马佛教徒对他教了解不足
现任香光尼众佛学院讲师的见日法师也说,她发现大马的佛教徒虽然长期生活在一个多元宗教的环境底下,但对其他宗教的了解却是十分不足的。
「我曾在这里开班授课时问过学生,发现根本没有人曾和穆斯林一起祷告。」
她说,在朋友的安排下,她曾包起头巾,走入大马的一间清真寺,宗教司不仅没有赶她出去,甚至还热心地向她解释伊斯兰的种种美好,后来更邀她一起参与祷告,令她印象深刻。
「我们必须多主动了解别人,认识其中的差异,不能因为刻板印象而拒绝走入其他宗教的世界。」
她认为,宗教的本质都离不开「爱与慈悲」,她感恩欧阳牧师愿意为基督教和佛教搭建一座桥梁,并认为后者书写的一些文章,「比佛教徒还要佛教徒!」
「内心气质最重要」
小故事回应同性恋课题
另一方面,被现场观众询及如何看待同性恋时,见日法师则以一段小故事回应。
「古印度社会拥有4个阶级,最高的一层叫婆罗门,最低的则叫首陀罗。你出生在哪个阶级,就注定永远成为那个阶级的人,那是十分不公平和具歧视成份的。」
「而佛陀曾说过,如果你出生在婆罗门阶级,但没有婆罗门的气质,你仍旧不是婆罗门。换言之,你值不值得人家尊重,胥视于你发自内心的气质,而非你是哪一种阶级的人。」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本文原载:《星洲日报》大北马版2012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