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最近揭開「互助婚姻」的神秘面紗,而《廣州日報》、中國中央電視台、《南方日報》、騰訊網等各主流媒體,也都不再避忌地展開公眾對同性戀的態度的調查,反映現今民間觀念。
中國同性戀者「互助婚姻」概況
中國約有將近3,000萬的同性戀者,這一群體在社會和文化上處於邊緣,但站在艾滋病防治的角度,容不得對任何一個角落的忽視。
今年來,在現實生活中,電影《喜宴》的故事在中國常常發生。一對夫妻中,一個是男同性戀者,一個是女同性戀者,正式登記結婚,但平時分居,各有自己的同性愛人。
在《南方日報》的報道中,這種被稱為「互助婚姻」的家庭,據圈內人士保守估計全國已超過500個。在中國同性戀婚姻尚難合法化的當下,「互助婚姻」被認為是「以婚姻為偽裝,獲得愛的自由」,還有利於建立「一對一」的伴侶模式,減少因多性伴帶來的艾滋傳播風險。
中國很多同志基於社會,尤其更多來自於家庭的壓力,選擇這種假結婚的方式來履行所謂的社會責任和家庭義務。因為尊父母、重孝道,這些價值深深植入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不管是什麼群體、什麼性傾向。
同性戀者的異性婚姻悲劇
在強大的世俗壓力下,據估算,約有八成同性戀者最後被迫與異性結婚。
不少同性戀者坦承,為了排遣內心的痛苦和寂寞,結婚後他們會以各種方試結交同性戀朋友,定期見面約會。在這漫長的生涯中,不僅自己備受道德和精神上的折磨,他們各自的妻子兒女也受到巨大的傷害。
「這種婚姻對夫妻兩方來說,實際上就是地獄。」著名同性戀研究專家、青島大學醫學院的張北川教授感嘆說。令張北川憂心的還有,由於存在婚外高危性行為,男同結婚後可能把艾滋病傳播給無辜的妻子,成為艾滋病傳播的「橋樑人群」。
藉「互助婚姻」展開自助與互助
為了不再重複這樣的悲劇,「互助婚姻」就應運而生了。在圈內人士的指引下,《南方日報》的記者登錄了好幾個「形式婚姻交友網」。就廣東網友而言,遍布深圳、廣州、佛山、汕頭各地,動輒幾百人,多是「70後」 (1970年之後出生)一代,以男同為主。上面不僅有詳細的個人條件、交友要求,有的甚至配上照片。
據了解,在國內最早提出「互助婚姻」這個概念的是南京的金先生。金先生1999年從國外回來的時候,面對家人催促結婚的要求,想到在國外同志圈中流行的男女結伴情況,於是請求張北川教授在其編輯的《朋友通信》刊物上發布了一條消息,希望尋求能夠適合條件的女同性戀者結成家庭。
「他們只是借助婚姻這種形式作殼,來抵擋家庭和社會對其婚姻方面的要求。」根據圈內人士保守估計,全國已有500多對這樣的夫妻。目前的模式有緊密型、鬆散型、半鬆散型。緊密型像正常夫妻一樣,住在一個屋簷下,但可以帶各自的伴侶回家;半鬆散型基本上是一人有一套房子,彼此定期同住幾天,過年過節正常回家。很多年輕人提倡的是鬆散型,各自過各自的生活,逢年過節或者家裡有事需要出現時,雙方才一起共同露面,平常保持朋友或者協議的關係。
「互助婚姻」社會隱憂面面觀
「互助婚姻」在衝擊中國傳統家庭模式之餘,帶來了更多道德和現實的拷問:由於婚外高危性行為,男同性戀結婚後可能把HIV傳播給無辜的妻子。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兼教授李銀河博士給了這樣的評價。
這位近年因「出位」性學言論屢屢刺激國人神經的女學者,上世紀80年代就和她的丈夫王小波一起,最早在國內開展同性戀亞文化研究。持續多年的關注和同情,讓李銀河深明這個群體的艱辛與苦難。
國際公認的調查結果認為,男同性戀者(含男雙性戀者)佔成年男性的2%-5%。而根據張北川教授2002年的估測,中國有男同性戀者接近2,000萬,而女同性戀者一般是男性的半數,男女同性戀者累計近3,000萬。
而客觀上,由於難以像異性戀者那樣有婚姻保障和社會認同,令同性戀群體存在多性伴、少戴安全套等現象。根據最近調查,再加上肛交這一特殊性交方式容易造成安全套的破損,導致男同的艾滋病感染率較高。目前廣州等地的抽樣檢測陽性率約為2%,而國內個別地區針對MB(Moneyboy,在中國大陸指向同性提供商業性服務的男同性戀者)的調查檢出感染率更超過10%,無疑是相當觸目驚心的社會現象。
孩子的出生給這種模式的婚姻與家庭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接受採訪的同性戀圈內外人士表達了另一種擔憂:孩子出生後,這種特殊的家庭會不會給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成年人或許 能頂得住世俗的壓力,但當這種壓力甚至是歧視施加在孩子身上時,是可怕的。
「如果只顧自己的選擇,對孩子來說是自私的。」這樣的聲音在《南方日報》關於「艾滋媽媽」生子的報道中也突出存在。確實,這不單是技術問題,也必須面臨倫理的多重考驗。
「互助婚姻並非同性戀者的理想天堂,也不是他們每一個都適合的選擇」。記者採訪的一位「過來人」林先生,給了這樣的答覆。林先生是某大公司的部門經理,找了一位在銀行工作的女同性戀者結婚。「忽然發現,結婚只是一個開頭,並不是結尾,還要繼續上演父母上門、要不要小孩、父母養老等系列劇。當婚姻由一紙形式滑向家庭實質的時候,而我們的表演也要越來越用心,壓力也將會越來越大,似乎只有離婚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了。」
包括李銀河在內的學者認為,這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在同性戀婚姻沒有合法化的前提下,它比傳統的與異性結婚更加「人道」,但無法取代人性的徹底解放。
同志新一代──衝破傳統、活出自我
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同性戀者選擇了一條更加坦蕩的方式。
記者採訪到廣州某著名高校的一名大二學生,他說,確認自己是天生的同性戀者時也有一個艱難掙扎的「黑暗期」,但後來通過網路,知道同性戀不是一種病態,就慢慢接受了。現在母親和身邊的朋友都知道了他的性取向,他覺得沒必要隱瞞。同宿舍的同學也跟他相處如常。
「我們也許 等不到同性婚姻合法的那一天,但沒有必要去走「互助婚姻」的道路,這樣太累了。」這位大學生說,同時表示自己身邊的朋友也支持這種坦然。他覺得,隨著社會觀念變化,年輕一代對同性戀的看法已經相當開放,很多異性戀朋友也表示理解,就像對待左撇子一樣,沒必要強行去「矯正」。
80後大學生坦然的背後,是一種自覺的安全意識。他說現在總是隨身帶著安全套,「就像開車,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會撞車,但你總要系上安全帶。」
無論如何,面對他們和社會的共同「敵人」艾滋病,這種求解總是積極的。
六成網友接受同性戀者
根據《南方日報》網視焦點和騰訊網最近合作進行的調查,六成網友表態接受同性戀者,專家反應是:「沒想到年輕網友這麼寬容開放」。
調查的點評專家廣東省疾控中心艾滋病研究所醫生王曄覺得,考慮到參加調查的基本上是年輕網友,可見這代人的寬容。客觀來說,如果有更多中、老年人參與調查,接受程度可能沒有這麼高。
他指出,比較有意思的是,近12%的人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還是「親疏有別」,這真實反映了一部分人的觀念。
他也說,37%的人認為不該把「艾滋」和同性戀者聯繫在一起,這個數字有點出乎意外。有很多同性戀者反感提艾滋,但實事求是來說,這兩者確實存在關聯,這無可否認。從醫學上來說,我們慎提「高危人群」,儘量不貼標籤,而是強調「高危行為」,就像調查中說的肛交、多性伴等行為,同性戀和異性戀都可能有,我們呼籲儘量減少這些行為,提倡性文明和安全性行為。實際上,有部分同性戀者一直保持「一對一」的忠貞,這些人就不「高危」。
對於「同性戀者應不應該跟異性戀結婚?」這問題,調查提供四個選項:
A 不應該,沒有愛情的婚姻,這對自己和配偶都是一種傷害。
B 應該勇敢地跟自己的同性戀愛人一起生活。
C 應該,現在社會對同性戀的壓力太大,結婚可以「掩護」自己,也是對父母家人的安慰
D 這個非常難說。
調查結果顯示,前兩項加起來,相當於有75%的人反對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結婚。這更多反映了年輕人對自主自由生活的追求和認同,這是今後社會的發展趨勢。
不過點評專家認為,「但就目前來說,我們也不應該過多責難那些被迫結婚的同性戀者,畢竟在當下國情下,每個人面對的壓力和情況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