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年七月「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主辦「加拿大性別∕婦女教育參訪交流」,行程包括溫哥華與多倫多的大學性別研究系所機構、原住民教育中心、托育中心、婦女團體、青少年同志與同志父母團體、男性反性暴力白絲帶運動組織、亞裔防治愛滋病協會等等。因為參訪行程就在都市裡,除了上述機構,溫哥華與多倫多城市空間對於同志族群兼容並蓄的程度,真真是所謂的開放空間(open space)。
前往加拿大之前,加拿大國會才通過承認同性婚姻的法令。
參訪期間某天中午,我們正好趕上溫哥華市政廳首對合法結婚的男同志婚禮,那是一場歡樂的婚禮,現場除了簡單的結婚儀式外,還有這對伴侶多位親友的祝福致詞、合唱團與當地流行歌手演唱、由同志團體組成的園遊會,還有加拿大與香港媒體前來採訪。
這樣的場景對於追求同志平權理想的我們,不啻是一種驚豔與激勵。因為傳統習俗,我們已經習慣,甚至內化參與異性戀的婚禮,而且強制每一個人都必須選擇制式腳本的婚姻戲碼。在加拿大,我們第一次看到同志婚禮可以如何進行與安排,可以不必遵循既有的形式,在眾親友的祝福下,兩位男同志新人簽下結婚證書,彷彿一切就是如此自然。
這項法律的通過,就像是給予想結婚的同志伴侶尚方寶劍,結婚權不論性傾向與性別,每人都應享有。況且,在市政廳前舉辦婚禮更有宣示作用,同志文化正式向公部門、向主流空間邁進,訴求每個人都可以享有使用公共空間的平等權利。
在台灣,同志還沒有這項權利。二○○五年七月Yahoo曾舉辦網路民調,百分之七十六受訪者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這樣的結果可以解釋會上網的族群通常是知識水平較高、接受度較高、容忍度也較高,所以結果還滿令人驚呼。只是,我們也可以試著思考,如果人生而平等,同志婚姻大可以不需要異性戀者同意,才能有結婚權,因為異性戀者生下來就有結婚權了,而且強制每個人都不能棄權!所以,當妳∕你看到兩個女人或兩個男人結婚了,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少見多怪,應該給予祝福,還能刺激台灣的結婚率呢!
Gay Subway 快樂地鐵
在多倫多地鐵,我們看到了數則男同志交友與旅遊的巨幅廣告。
「Pick it up before you pick him up.」這是一幅男同志保險套廣告,在你帶他之前,先戴上它,它指的是保險套,廣告照片是男同志親密照片,就這樣大剌剌在地鐵月台呈現。
「Ontario's only professional gay dating service.」,安大略唯一專業男同志交友服務,照片是兩個男生抱在一起,廣告還留下網址與電話,提供有需求的男同志。另外也是一幅男同志交友廣告,三個男生中一位黑人、兩位白人,似乎可以嗅出即使廣告還是要關照到種族議題,一位白人從後面抱住另一位男生,微露內褲頭,這廣告除了交友訊息外,也充滿情慾。
另一則廣告就有文字遊戲的意味,「Cruise anywhere.」,其實是一幅訴求同志族群的豪華郵輪旅遊廣告。而「Cruise」在同志文化也有釣人意味,裸身男模手持手機,搭上郵輪去釣人,實在令人遐想。
看到這些男同志交友廣告,來自台灣的我們都很難想像,因為台北捷運廣告太異性戀了,太不多元了,每日百萬人次的捷運,少說也有十萬人是同志乘客,他∕她們消費搭乘捷運,但是卻看不到訴求同志族群的廣告。台北捷運是否也應該出國參訪,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在多倫多街道有時無意間便可看到路標或指示牌貼有彩虹標誌或巨幅男體廣告。
如果對於西方城市同志文化稍有瞭解,同志社區經常是旅遊景點之一。傍晚時分的多倫多同志社區,可以看到許 多男同志就坐在某家服飾店外的人行道,聊天、搭訕、打屁、看路過的男人、釣可口的男人等等。雖然只是一個人行道,也可以成為男同志族群維繫人際網絡的空間,也可以是男同志的情慾流動空間,一切再自然不過。這同時也反映出加拿大街道空間的舒適程度,沒有機車佔據也沒有汽車並排,所以不管是行走或停駐其間,都可以享受這個城市的友善空間。
該社區的巨幅廣告也令人讚嘆!「You've got male.」是一幅使用肌肉男為主體的男同志交友廣告,此文案運用電影《電子情書》的英文片名「You've Got Mail.」,加以文化干擾一番,保留原有形式,也傳達設計者的概念,除了呈現廣告設計者的巧思,也想像交友過程就像電影情節的浪漫與期待。此外,在多倫多大學圖書館外,我們也發現地面上的塗鴉,「Your Gender Trans Pride」( 妳∕你的性別,跨性別驕傲),文字旁邊是彩虹方塊,可以想見這是訴求跨性別平權,讓性別運動與論述更加完善。
此外,無論是溫哥華或多倫多,同志社區的路標或指示看板都會有彩虹邊框。比較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們來到多倫多同志父母團體時,該組織就在一座教堂裡面,與人同高的標示牌上方明顯有一道彩虹,告訴我們到了!這樣的城市空間意涵,令人想到在一個同志婚姻為合法的國家時,對於異質文化與族群也較能以接納與包容的態度來面對。不讓性別少數族群遭受歧視,就成為先進國家的一項重要指標。
Gay Cowboy 快樂牛仔
多倫多同志組織一幅防治愛滋病的宣導海報,「Welcome to Condom Country.」、「HIV is on the rise in Toronto. Ride Safely.」 海報是運用兩個狀似親吻的牛仔來呈現,文字與圖片互相隱喻解釋,令人莞爾。「Ride Safely」文字表面意思可以說是安全地騎馬,也可以直接了當就是性行為必須注意安全,文字之外還有男同志性行為想像空間。我們還在多倫多同志社區看到了一幅描繪加拿大牛仔的大壁畫,兩位牛仔是以背部呈現,手牽著手。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電影《斷背山》。知名導演李安以這部電影贏得多項大獎。電影描述兩個美國牛仔相愛,卻迫於社會壓力結婚生子,但他們之間的愛情隨著年齡增長而加深。聽起來很淒美吧!《斷背山》引起的效應讓同志議題再度成為主流論述的焦點與賣點。相較於傳統美國西部電影把牛仔描繪成一個男性陽剛的世界,男人間除了肢體搏鬥與體能較量外,情感抒發幾乎是缺乏的。但李安卻認為美國西部片本身就有同志味,他觀察到很多男性都怕談同志,其中一定有文章,因為恐懼一定和心中的脆弱有關。
沒錯!主流性別秩序就是要男人只能異性戀、必須厭惡女性氣質,然後恐懼自己像個女生、像娘娘腔、像同志,希望有男人樣以解除心中的脆弱,結果多數男人因為找不到情感抒發的出口,只好以肢體暴力衝突解決問題。
李安覺得同志感情在電影背景所處的一九六○年代是無法表達的,致使所有感受都成了最私密的感受,《斷背山》就是要呈現西部男人陽剛外表下陰柔、私密的另一面。也就是說,男性氣概不再像是美國西部牛仔那樣只是單數,而是多元的、複數的。李安不了解為何美國西部片一直沒有人描述其柔性的一面?簡單來說,正是基於巨大的同性戀恐懼症,即使同志牛仔戀情真有其事,主流文化總是忽視、避而不談!所以,故事中的恩尼斯與傑克的感情,在其時代背景下是無法言語的。「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就只好去忍受」,似乎道出當時同性戀者的無奈!
對李安而言,斷背山描寫的愛情不應侷限於男人或女人,他說,「如果談到愛情,他愛他太太或者愛一個男人是沒有區別的。」很炫吧!而當電影在台灣上映時,台北捷運站、公車廣告、西門町一帶可以清楚看到《斷背山》的海報,似乎象徵同志文化大膽進入主流文化的論述空間。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屬性是什麼?同志與女性?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已婚未婚?異性戀男人呢?他們會想看嗎?有趣的是,有一篇關於「異性戀看斷背山五大要訣」的新聞報導說,女朋友想看但是男朋友實在無法接受兩個男人激吻,因此(美國)異性戀男性觀眾就相互在網路上傳授觀影教戰守則:例如催眠自己這只是一部愛情片;男男相愛時閉上眼睛,等蜜雪兒威廉斯和安海瑟威出現時再睜開眼睛;不斷告訴自己電影裡女主角有露點;如果真的害怕,乾脆欺騙女友說你已經看過這部電影了。
許 多男同志在成長過程中都看過異性戀電影,從《梁祝》、《羅蜜歐與茱麗葉》、《西雅圖夜未眠》、《鐵達尼號》、《愛在日落巴黎時》,到《東京愛情故事》、《冬季戀歌》,從小到大都在讀異性戀的愛情故事,多少也感動得要死,但是根本沒有符合同志族群情愛需求的故事,主流文化也不曾為同志族群提出觀影策略。李安覺得,如果同性戀能為異性戀電影而流淚 ,異性戀為何不能從同性戀電影中追尋刻骨銘心的感動?如此,許 多男同志在觀看這些電影時,反而與女性觀眾有類似共鳴,將潛藏的女性特質直接反映在觀影的情緒上,逐漸地也跟許 多女性成為姊妹淘!
所以,電影不再只是電影,反而可以測試自己的恐同指數。分析觀眾的性別、年齡與階級,觀察這部電影的讀者反應,也可以成為這個國家的先進指數之一。上述有關觀影教戰守則新聞報導不知是記者嘲諷異性戀男人?還是真的關切他們的性傾向焦慮?不過,幽默的李安說:「帶著你的女友去看《斷背山》,她一定會更愛你!」由此更能證明,無數男人與其盲目要讓自己的小雞雞尺寸變大,不如讓自己接受多元的尺度變得更大!
Gay Flag 快樂的國旗
當我們在溫哥華遊逛了一條同志大街(Davie Street)之後,眼前豁然開朗,來到一處海灣,驚豔地看到加拿大國旗與彩虹旗在傍晚夕陽的陪襯下,迎面飄揚。第一次看到國旗與彩虹旗大剌剌地在公共空間並列,這樣的景象,在地理上不但點出同志社區的標誌,就是來到同志區囉,同時也是一種同志文化進入主流空間的宣示。
我們所熟知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象徵清末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滿地紅的男人鮮血,為這個國家民族犧牲生命、拋妻別子都在所不惜,還希望妻子可以諒解,然後建造一個只屬於男人的國家。二○○五年在台大性別與空間研究室十週年──ㄚG(gender)與小S(space)的婚禮活動中,台大城鄉所學生所設計的國旗引人對國旗進行另類想像,設計圖中依照三種顏色面積所佔的比例來代表人數,產生對於性別議題的反動與諷刺,滿地紅是「反對性別多元、同志平權運動者」;青天是「支持性別多元、同志平權運動者」;白日則是「不知道什麼是性別多元、同志平權運動者」。這樣的設計,完全翻轉國旗原有對於家國的政治意義,展現女人、同志的性別政治意涵。其實,這樣的設計概念在國外行之已久,就是將國旗的幾何圖案,依比例來解釋種族歧視、人權、環保等議題,不但有趣而且令人深思。
晶晶書庫負責人賴正哲曾表示,一個城市的進步不在於建築物的高度,而在於空間開放的程度。一個國際性城市應有包容不同文化形式的氣度。就像在公園內,妳∕你可以看見一對異性戀夫妻推著嬰兒車玩樂,一對男同志戀人可以坐在他們的對面談情說愛,一對女同志伴侶可以在旁邊互訴情衷,這應是值得期待的。
台北市政府曾經打算在台北一○一頂樓懸掛超大國旗,讓全世界都看得到,但是技術上因風速過大無法克服而作罷。這面旗幟曾因時空轉移而遭受漠視,如今又再度受到關切。只不過當我們可以再度擁抱青天白日滿地紅時,希望它可以是女人的、同志的、跨性別的,不只是硬梆梆的政治。
當青天白日滿地紅遇見彩虹旗,就更能領悟當年孫中山先生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了。
本文原載:
《GQ男人在發燒》
(第104至115頁)
作者:畢恆達、洪文龍
出版社:女書文化
初版: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