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商業雜誌討論男性議題的文章中,該雜誌記者發現有一群男性,開始注重他們的生活與心靈世界,因此,會在下班之後尋找一個安全的、寧靜的、不受打擾的、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包括車子、床上、電視機前、網路、辦公室樓梯間、健身房、運動場、書店、男子三溫暖,或是任何他想去的地方。
而這些地方就像《男女大不同》一書作者約翰葛瑞所提出的「洞穴理論」,是男人在一天的工作壓力與疲勞之後,希望找到的私人洞穴,因為他需要安靜的空間,以退為進,以培養第二天的戰鬥力。有些男人以裝滿西洋音樂CD的小房間做為他的私密洞穴;有些男人會寫信給自己,與自己對話;有些男人則喜歡在下班之後,開車聽著收音機的音樂,車子就是他的私密洞穴。這樣的「男人現象」,無論在歐美還是台灣,都很值得我們細細玩味與探究一番。
《這就是男人!》的作者葛瑞奇以他臨床心理學經驗指出,男人具有七大特質:男人有淚 不輕彈、情感淡漠不知自己的感覺、不安全感、自我凸顯、攻擊性(暴力)、自己是個失敗者、性的外顯行為。這些特質正好顯示多數男人受到傳統性別秩序的制約,必須表現主流價值的男性氣概,而當女性主義興起,既有性別秩序受到質疑時,男人佔有的優勢逐漸受到挑戰。對「私密洞穴」的需求日盛除了因為工作壓力,反映的是性別權力的消長所呈現出男人的焦慮。
不過,記者訪談的樣本多數是中產階級(主管經理)、異性戀、已婚(可能有小孩)的男性。單身未婚、不婚的男人或是男同志,是不是也需要同樣的空間?而多數的女人是否也有權力在工作之餘,擁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如果男人進洞穴是為了療傷止痛、尋找自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這是很OK的;不過,進入洞穴之後,還是得出來面對現實,不可能永遠都躲在自己的洞穴裡,逃避工作、家事與育兒,甚至逃避一切。
老實說,這樣的男人似乎受到過度美化!因為多數男人畢竟擁有較多權力「找尋自己的空間」,他可以蹺著二郎腿在客廳看電視,自然而然擺 脫家務育兒的負擔,好像也不會深感愧疚。然而,女人即使要找自己的洞穴,還得想想碗洗了嗎?衣服洗了沒?地是否拖了?小孩功 課有沒有做好?就像電影《時時刻刻》中的布朗夫人,住在洛杉磯近郊高級住宅,過著中產階級生活與擁有一個愛她的老公,在她與小兒子一起為先生做好生日蛋糕之後,她其實最想要的是不受干擾的、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來閱讀小說。所以她無奈地把小孩托給鄰居照顧,來到飯店床上,拿起小說與藥丸,雖然只出走兩個小時,心裡卻相當掙扎。電影中有一幕畫面是潮水從床下湧出的死亡意象,雖然最後她並沒有真的自殺,但滿震撼人心的!如果今天換成是一個男性,是否可能有這樣的畫面?大概只有男同志吧!因為他需要一個可以呼吸的非異性戀空間。
如果進一步分析這些私密空間的話,像是車子、電腦∕網路、運動場,就不難發現這些空間的使用者多為男性,也讓人聯想到像是名車俱樂部這樣的男人組織。有趣的是,國內正逐漸興起所謂的「粹男黨」,就是居住都會區,三十五歲以上,年薪超過百萬,重視生活品味要當生活大師,喜歡自助旅行,不一定要追求名牌,事業有成,而且以酒(威士忌)交友的男人。也許 這也算是男人的私密空間,女人止步!然而這樣的男人算不算有新意呢?中產階級、異性戀、男人的觀點,似乎跳脫不出傳統玩法。那麼,有沒有另類的男性私密洞穴呢?當然有!並且還相當有創意。
異男約會打毛線博感情
二○○五年紐約興起一股雙男約會(male date)風潮,就是兩個男人約定時間,在餐 廳一起吃飯、聊天、看電影。這種約會有一定的規範,就是不能談生意、運動、比賽,可以在公園散步閒聊,但不能到酒吧夜店,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兩個男人都是異性戀。
另一群愛好打毛線的芝加哥與紐約男人,也組成編織俱樂部,除了因為同好聚會,有社交功 能之外,對他們來說,打毛線也可以減輕工作與生活壓力,還可以治病,忘卻身體不適,甚至可以藉此追求異性。
不論是紐約雙男會,或是男人打毛線俱樂部,這些男人都已經開始突破嘗試以往認為是女人才可以從事的休閒活動。因為傳統異性戀男性氣概的養成,經常認為兩個男人一起約會就是男同志,多數男人因為同性戀恐懼症很少有機會與其他同性友人促膝談心,加上大多忙於工作,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心靈世界,也無法真誠地傾聽別人的心情故事,以致於喪失像是多數女人可以擁有姊妹淘般的情誼。
紐約的雙男會擺明就是兩個異男,不是男同志,這正好顛覆了傳統的異性戀機制。而喜愛打毛線的男人,則打破了男性團體聚會只有煙、酒、名車的迷思,男人也能以較為柔軟的事物(像是毛線),做為溝通的橋樑。此外,打毛線經常被視為是女性的娛樂,當男人開始打毛線,意味著擁有與女性溝通的媒介。而打完毛線的成品,不論是一件毛衣,或是一條圍巾,除了有成就感之外,也可以觸動男人對於服飾的審美觀,開始討論衣服怎麼穿才能展現自我風格,呈現流行時尚。
男人能否在流行時尚中找到自己的私密洞穴,以紓解壓力呢?
德國有一個網站介紹了男人穿裙子的種種(網址:http://www.amok.ch/amok_e/home/index.htm)。該網頁宗旨認為,只有時間可以告知裙子是否依舊是一群比較大膽的、有時尚意識的男人的喜好;並鼓勵男人可以去克服感覺與穿著所強加給自己的限制。在這個解放的年代,男人或許 最終要去除他們的壓抑,並鼓起勇氣選擇裙子,因為裙子更能提供自由、舒適、放輕鬆的感覺。網頁照片包括穿裙子的男人居家、運動、工作,以及走秀的照片。
無獨有偶,二○○四年約一百名紐約男人穿著不同款式的裙子,走上街頭爭取男人穿裙子的權利。女人脫下裙子是上個世紀服裝的重大變革,象徵女性要求的身體與行動自主性;而男人穿裙子則有不同的文化意涵,穿裙子的男人遭到異樣眼光,多數人覺得一個大男人怎能穿上女人的裙子,向女人學習呢?但是,如果有男人就是愛穿裙子,喜愛展現他的另一種風格,why not?德國「男人穿裙子」網頁說得好,男人就是太過壓抑,必須先從服裝解放出來。如果妳∕你看過這個網頁,一定也會覺得這些穿上裙子的德國男人散發男人的柔軟與美麗為之傾倒。
電視影集《酷男的異想世界》,描述五個男同志菁英以他們在時尚、美食與品酒、室內設計、造型與文化素養的專長,每週的任務是將一位品味低能的異性戀大老粗,從臭男人改造成翩翩美男子。這部影集二○○三年在美國創下極高的收視率。製作人之一的大衛柯林斯認為不論是同志或異性戀,都希望讓自己更好看,擁有精彩的生活,這部影集並非凸顯男同志比男異性戀者更懂得生活品味,而是要讓現代男人更懂得如何追尋美好的自我與生活方式。
有GQ才算是都會美型男
的確,男人是否有生活品味,無關乎他的性傾向,可以靠後天學習。不過,什麼樣的男人才被認為有生活品味呢?真的跟性傾向無關嗎?歐美最近也興起一個流行名詞:都會美型男(metrosexual)。這個詞彙是一九九四年由英國同志作家辛普森所創,就是形容採取男同志的生活形態與方式的異性戀男人。由英文字彙可知他們多半居住在大都會或其周邊、注重打扮、喜愛高檔消費、崇尚名牌與女性氣質的風格。
都會美型男公認最佳代表人物就是英國足球金童貝克漢,他曾經帶女性髮箍上球場、擦指甲油、為同性戀雜誌拍攝封面,因為他極高的社會地位,這些行徑足以顛覆僵化的傳統男性氣概對多數男人的束縛。
不過,仔細探究都會美型男的本質,還是有些性別盲點。首先,既然崇尚高消費流行時尚,至少是中產階級,向資本主義靠攏,成為資本主義一環;試想一位勞工階級的男人,像是蓋台北一○一或高鐵的工人,有可能成為都會美型男嗎?其次,都會美型男指的是「男人」,如果有一位所謂的「男人婆」或是「女強人」,不符合傳統女性氣質的女人,可能就無法在此定義的範圍之內。男人不是塗抹化妝品與保養品就可以說是有女性特質,這完全是男人觀點。
再者,雖然都會美型男要是遇到別人說他們是娘娘腔或是懷疑他們是同性戀,都會輕鬆以對,但他們是否真的對於同性戀友善,沒有同性戀恐懼症,則還有待商榷。「都會美型男」單指異性戀男人,讓人感到更像是異性戀男人的絕地大反攻。話說回來,固然男同志不必然代表有品味,但是都會美型男學習的對象倒是多數男同志的生活方式。
近來國內也有一則調查顯示,多數民眾認為男同志獨特的生活品味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學習而成,每一個男人可以經由學習培養美感。不過,有意思的是,女性比較願意接受男同志給的建議,而60%男性表示不會接受。這似乎反映出多數男人恐懼同性戀高過於女性,女人反而比較可以跟男同志結為好友,成為另一種女人的私密空間。更有趣的是,多數男性服裝設計師其實是男同志,那麼這些都會美型男究竟是向誰學習?又在模仿誰呢?
在英國興起與都會美型男相對的「都會粗獷男」(ubersexual),似乎是跟都會美型男相互較勁。根據定義,「都會粗獷男」外型較具傳統男性特質,充滿自信、雄赳赳、有品味,而且重視各個生活領域的品質,關心政治與真實世界的理想。他們尊重女性,好友是男人;重視腦袋裡的東西,閱讀《經濟學人》之類的雜誌,重要的是,他們關心運動、啤酒與漢堡以外的事物。
我們有IQ、EQ,是否也應該要有GQ(Gender/Gay Quotient,性別∕同志商數)!當一個男人在找尋他的私密洞穴時,除了車子、電腦、健身房之外,也許 也可以玩玩洋娃娃吧!當他失戀時,是不是也可以找到男性友人抱頭痛哭,就像女人私密的手帕交一樣呢?如果貝克漢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男性氣概標竿,他帶小孩上球場,與男性友人一起逛超市,做菜煮飯,小孩生病時不顧教練反對而請假,這些應該才是都會人美型男或是粹男黨可以考慮學習的吧!
《酷男的異想世界》固然向男同志或者陰性氣質娘娘腔、跨性別者學習,也挪用其中非異性戀的男性氣概,但他們往往只是宣稱,並沒有鬆動原來的性別關係模式。雖然模仿也算是美事一樁,但頭皮以下的東西似乎更需要妝點一番,讓更多男人的大腦也多采多姿才是!
本文原載:
《GQ男人在發燒》
(第116至123頁)
作者:畢恆達、洪文龍
出版社:女書文化
初版: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