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ar 2009

認同與社會責任

我在毀滅掉很多紙巾以後,看完了今年在奧斯卡上得到了很多提名的電影作品《米爾克》。

一部頗為感人的電影,但,我相信它的動人之處不單單是我們從內容所看到的,輻射作為同性戀者的我們外,應該還有很多人,都會喜歡這部電影、以及是米爾克身上的那份面對自己的人生的鍥而不捨的態度。

應該都會有很多新聞報導,介紹過這部優秀的電影作品,所以,我不想多去介紹了。反正,用文字來描述出來的電影內容,都會是大同小異的。我這裡想說的說,我眼裡面的米爾克,因為他對在某些事情上的執著與遭遇,感動和鼓勵了我。

記得大概一個月前,和陳珊妮做訪問的時候,我問到她新專輯的名字《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事,她給了我一個很清晰的回答,「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過程,我們會從所有得意和失敗的時刻中,獲得許 多許 多經驗,人生是不斷的累積。」我嘗試把這番話所描述的細節,套在米爾克身上,他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對自己的認同。這個有關「認同」的問題,其實無論是過去70、80年代的美國,還是現在的世界各地,都仍然存在,雖然不同的人都有著不同的學歷、身份、年紀、工作、宗教信仰……但,那個時代的美國加州,同性戀者慶幸地遇見了米爾克。他的直率、風趣、友善、與勇敢,在面對不平等的社會機制下,率領著一眾同志朋友邁開了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社會對同性戀者的認同的平等條約。

因此,便有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米爾克去參選從政的故事。這部分,讓我很感動,感動的除了他肯站出來為同性戀者爭取,還有的是他的堅持。和我在國內看到的很多同志朋友的經歷有著甚為大的差別,我看到很多朋友為了隱瞞、為了工作,都跑去了和異性戀者結婚,為求讓家人感到安心、為求自己的同志身份不被揭破……甚至,有部分被老婆發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的男人,對老婆說「那是病,我得了這種病」的荒謬事。在觀眾的過程裡面,讓我產生了一種疑問,是不是我們的社會在倒退了。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讓我們很多同性戀者都不敢站出來,不敢向家人、朋友、親人來告白自己的真正需要……也很難以去相信,在三四十年前,這麼一個對於我們同性戀者群體來說的偉大的人物,是確確實實地存在過。

記得,在和《艾草》的導演姜秀瓊訪談的時候,她跟我說道,其實故事在討論兩代人的社會基本責任的觀點而已。讓我再用這一番話,套用到我們現在的同志群體中去說吧,父母與孩子、朋友與「我」,每個人所接受的教育、宗教信仰、經歷,都會塑造出不同的社會基本價值。對於那些不能自我認同、還出於櫃子中的同人來說,難道你們就可以一直地,萎縮在別人的社會基本價值的框框條條之中?難道,就可以用別人的快樂的因素,來捆綁著自己人生、與性向?

還是用米爾克在電影裡面說的那句話來總結吧,修女的身後都跟著那麼多孩子,難道你們不怕孩子以後變成修女……雖然,這番話所說出的成因不是基於「社會基本價值與責任」,但我覺得這句話絕對是,對那些歧視同志、對同性戀存在偏見的人們的最好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