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去形容這次,屬於他們二人的飾演呢?是吳卓玲的出現,令原來屬於冷酷仙境的蘇勇音樂升溫了、還是吳卓玲的聲線在混合了蘇勇的意念之後,變得更為的嫵媚與極致?這就是一支音樂人之間的組合所代表著的無限可能性,就如一張白紙,當它被交到不同的人的手上的時候,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好像有點說偏題了,還是把話題放回到全新的組合A-Z的首次出片之中吧。專輯的名字叫《然後》,一個令人有著無限期待的唱片標題,也預示著蘇勇和吳卓玲的合作所延伸出來的色彩。開篇作《上路》,一首帶著漂泊感覺的純音樂,口琴的吹奏在吉他與鼓點的映襯下,的確詮釋出那種屬於流浪時的無目與懶散,當然這所定義的「流浪」是,那種隨手拿起背包都出遊走的,沒有目的地、更不會有歸程時間的哪一種。
帶著幾分歐陸風情的《然後 還有 然後》,從吳卓玲所負責的歌詞中所感悟到,裡面所唱的仿似是一段旅途的回憶,透過手風琴所奏響的一份美好的印象,她那慵懶的歌聲實屬很容易讓人陶醉在其中,雖然在裡面並沒有過多的旅程的所見所聞,一切都只交由《然後》來匆匆帶過……
《彌散的叢林》的前奏中,乾淨的吉他、帶著冷感的電子音效、和女聲吳卓玲的吟唱,確實有那麼一點點以往屬於蘇勇所在的「冷酷仙境」的感覺。吳卓玲那顯得懶散的聲線,應該也會成為這支全新的、帶著實驗性的組合的一個標誌,仿似是一個旅人,在搖滾、電子穿插起來的旋律中,用自己的態度,來表現出在這一個名為「彌散的叢林」的所見所聞。
在前奏裡面吐露出來的《失落兒童畫》,卻又在唱片之內掀起了一番帶著童趣的感覺,會喚起很多人對自己的童年的一些回憶。無論是歌詞寫的,「多年以後仍難以忘懷那畫面 像遊行的場景固定在我的腦海……」還是,吳卓玲在顯得淡泊的旋律之中,用聲音來營造出來的景像,是一場屬於回憶的、時間的漫遊,是時光倒流吧,起碼裡面反覆出現的是那些屬於孩子的笑聲、與嬉戲聲。耳聽之後,也仿如被她牽引著,到了很久很久屬於自己的「曾經」一樣。
從《在北方》之中透析出來的,同樣是流浪與行走的經歷,不過,那瓢潑不定的印象,更多是從內心所歸結出來的,「晃動的車窗外流失著」、「仍長夜輪轉著腳步」、「待白晝驅趕濃霧 望不見歸宿……」就這樣去代表了很多北上發展的人的內心獨白。
加入了電子元素、吉他、大提琴等多重樂器在其中的《河水漂去》,或多或少會有那麼一點點屬於歐陸的優雅景緻,寧靜的、平和的、有一點點叫冷感的氛圍,仿如一切尚在冬眠之中,緩緩流過的河水放入是眼淚 ,不多、依稀、卻又在憂傷之中逐漸被釋放。吳卓玲的唱腔,很美,在多種樂器與音效的衝擊中。
其實,屬於吳桌寧的「美」並不止於在這麼一首的作品之中,身為這個實驗「A-Z」中的一名實驗者,她有了很多很多的改變,起碼不同點是我們從來沒有在「星期三去旅行」中發現過的。她可以很憂傷、可以很肆意、可以很虛無……而她的文字也如此地表現在歌詞之中,實為令人為此感到驚艷,起碼是樂迷難以從一份流行歌手身上找到的。
其實,在「A-Z」的這張專輯裡面,除了蘇勇與吳卓玲外,製作的名單之中,還可以發現很多很多的名字,如冷酷仙境的大提琴手周聖安、吉他手成震,不過最特別的莫過於在作品《幻城》中發現到,作詞的是一個新銳的名字七弦無音。這首潛透著冷意的作品中,算是專輯中較為亮眼的一曲。這首長達7分鐘的作品,無論是旋律中出現的由古箏、揚琴、鋼琴、打擊樂器,中西合璧出來的局面,還是編曲上與歌詞意境、歌詞意境與專輯概念緊密焊接的狀況,也令人在聆聽的時候為此感到震動。《幻城》,「放生孤獨 埋葬幻覺……」完好地為這一次開篇作的《上路》與末篇作《The End》,作了帶著殘缺的句點,把一份帶著窒息的痛,一直延續到專輯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