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ug 2009

Sex & Love in《倒數第二個男朋友》

「為什麼現在很多電影導演都要拍同志片?」電影課現場,一位學生問周美玲導演這個問題。

一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通常感到很不耐煩。周導演大概是我目前聽到解釋這個問題比較徹底的導演。她說從小到大我們接觸的電影或者愛情故事,幾乎都是異性戀為主,看不到同志,但是人性又是很多元的,一旦有同志電影出現,她倒希望多多益善,許多同志在同志電影可以找到認同與情慾出口,因為其他媒體哪有同志啊?

其次,她又說台灣應該是華人社會電影創作比較多元的社會,就是說目前有只有台灣持續在拍同志華語片的意思,連她導演的《刺青》,至今還無法在中國上映。讓我感觸更深的是,周導演又跟台灣同志運動的歷史脈絡連結,還是第一次在談電影的課堂上,讓同志電影找到一個更貼切的位置,電影不再只是電影本身,而是有其社會背景,就好像我們談義大利新寫實電影也會去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如果同志電影很多,最簡單的反例就是數字,台灣一年也不過生產大約20部的國片(演員與劇組人員都必須是設籍台灣才算),以同志為主題的電影最多不過兩部,大致符合同志約佔人口10%的比例,這表示90%都是異性戀電影,同志片不算多。



我個人認為許多人會覺得同志片越來越多,但是當我們回頭看1970年代瓊瑤電影,以及現在的電影偶像劇,這不都是異性戀故事?但不會有人說異性戀故事好像太多了吧!這感覺就像是20年前,台灣的漢人看不見原住民,或者沒有環保意識,或者現在的外籍配偶等等議題,應該沒有人覺得這些都不重要。

另外,可能就是同志電影本身的新聞性。每當有同志片發行時,飾演同志的異性戀演員如果有男男或女女床戲,通常成為最大賣點,也是是媒體焦點而大幅報導,以致於許多人會覺得到處都是同志片。



然後,有人會說同志片一定要有性愛嗎?電影《倒數第二個男朋友》的男主角小時候遭到詛咒,凡是每個和他做過愛的女人,在和他分手後,都馬上找到真愛。電影還以男主角跟不同的女人做愛的分割畫面呈現,觀眾會覺得很寫實還是那只電影?但沒有人會說異性戀(男人)是性愛獵食者呢!

真的拍太多同志片了嗎?導演李安將在今年底前開拍新片《Taking Woodstock》(《胡士托風波》),呈現1960年代紐約搖滾同志生活。如果我們總沈醉在好萊塢的了無新意異性戀電影時,別忘了還有一部分人栩栩如生的生命故事還沒有被完整敘說,因為主流社會虧欠他/她們實在太多了。




本文原載洪文龍網誌「一道彩虹經濟」,May 28, 2008


《倒數第二個男朋友》(精華版)



《倒數第二個男朋友》預告片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