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Sep 2009

从欧洲的负同态度研究看香港

负同态度(Homonegativity)代表对同性恋又或同志的负面态度。较同志团体常用的「恐问」(Homophobia),负同态度更能正确反映一般民众不接纳同性恋的态度,而又不致于滥用/误用phobia这个医学名词。

最近某位著名牧师,从宗教领域潜越至医学领域,公开声称「把同志纳入家暴条例保障范园会增加爱滋病」这错误医学概念,背后其实亦是负同态度所驱使。

来自三十一个欧洲国家,超过四万名民众,参加了一项名为「欧洲价值研究」。受访者会于家访中回答一百一十二条问题。来自克罗地亚的研究员就其中两条与同性恋有关的题目,分别是:「你是否想同性恋者作为你的邻居?」和「同性恋是否合理(justified)?」进行微观研究。

一如所料,北欧国家对同性恋者最为接纳,只有百分之六至八的受访者表明不愿意与同志为邻居。认为同性恋「经常合理」比「绝不合理」的多近三至四成。相反,立陶宛丶罗马尼亚丶乌克兰丶俄罗斯以白俄罗斯等一众前共产国家的负同度就最高,超过六成人表明不愿与同志为邻,认为同性恋「绝不合理」比「经常合理」的多近七至八成。

欧洲宗教以新教丶天主教以及东正教为主。研究发现负同态度最低的头四个国家,都属新教国家;相反,最不能接受同性恋的五个国家中,有四个以东正教作为主要宗教。东正教国家比天主教国家的负同态度更为严重。换空间之,当宗教价值越为传统,对同志的负面态度就会越严重。

研究对香港有什么启示?东正教在香港只属小众,而天主教和新教却各占三十多万人。但与欧洲不同,香港的新教绝不比天主教开明。中产阶层之所以成为香港新教的中流低柱,其卖点往往就是「信仰能维护传统家庭价值」。接纳同志,对他们而言,无助巩固传统价值,也无助扩阔信众以及奉献收入。

此外,欧洲间的移民潮,或会将前共产世界下的负同态度,带往本来对同志开放的国家。在香港,暂未见有研究针对新来港移民与本地人在负向态度的分别。但香港新教教会着力标榜服事新移民这公共参与角色,却是不争的事实。前共产国家生活的经验,再加上新教积极的拉拢,究竟会为下一代的负向态度带来什么效应?就得留待有心人作研究了。


(胡金荣:年过三十,行将入木。每天签发医学死亡证无数,每天也在数算自己死亡的日子……)

本文原载:《META》08期2009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