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Sep 2009

誌同志 Queer China

记录片《誌同志》探讨了中国三十年来对同性恋在法律丶观念丶媒体丶学术研究丶文学丶电影等方面的发展,做得很全面,在许多方面都有让人惊喜的感觉。

导演: 崔子恩

看崔子恩的电影,看得懂,又懂得欣赏,很难。其中哲理太深奥,常有超越现实的对白和剧情表达一般观众无法,或懒于理解的想法。

今年在都灵同志电影节,观众终于观赏到了一部崔子恩导演,既看得懂,又能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共鸣的作品,就是他花了多年拍摄的记录片,《誌同志》。

记录片回顾中国同志在三十年来经验过的变迁,讨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同志在中国面对的问题,以及中国民众对同志的观念和看法。

对于中国同志状况,国外的人了解不多,顶多在一些影片中如《东宫西宫》丶《蓝宇》等,窥见一斑,感觉是都挺消极,压抑。

《誌同志》以八个标题带出个别观点领域探讨中国同志多年的变迁。

1丶「从深黑到浅灰」

追叙从被法律压制,视为非法行为到不非法,法律不严厉禁止,睁眼闭眼观之的阶段,以及医学上从病态到非病化的更正。1997年,中国新刑法颁布,删除了过去常被用于惩处某些同性性行为的「流氓罪」丶「鸡奸罪」,从而实现了现实中的同性爱非刑事化。2001年4月,中国精神病协会更改了对同性恋的定性,将其分为自我认同型和自我不和谐型,前者已经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

2丶「绿地到草根」

同志,非同志的草根,带领同志群从公园,丛间林里中的阴暗勇敢走出,为自己,为同志群争取应得的权益,启发为同志群未来的平权活动。同志场所丶热线丶网站丶社团都逐一出现,给予同志们许多方面的协助,有了互相扶持鼓励的团体,同志不再孤单上路。热线更提供关于心理和生理上,如爱滋病丶同志性行为方面的资讯。

3丶「从知到智」

中国历史不乏同性恋关系的记载,无论是纯肉欲的玩乐,或是感情上的暧昧,但没正视对待的态度,促使知而不解的情况。随着有关同志书籍的出版,各式媒体有关同志的谈论研讨,同志文化产生了。国内外兴起的同志称号如同志丶酷儿丶拉拉等也广泛地被接受。知而不晓,令公众对其感到恐惧,继而产生排斥,受到智慧性的教育,群众对同性恋有了更多的了解,接纳的心态也逐渐放宽。

4丶「从纸到光」

中国逐渐对国外开放的政策,也影响了出版和影像媒体的形式。同志杂志丶文学丶电视谈论节目开始没顾忌地正面报道同志群的情况,公众从而由无知渐转为了解。出柜丶家庭困扰等问题,同志们都有了和公众交流的机会。

5丶「从课内到课外」

食古不化的所谓传统思想常有误导性的作用,新生代如果无法自己思考,而盲目地跟随传统的观念,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学学府开始了有关的讲座课程,以学术性的观点与年轻一代讨论交流同性恋的议题。以同性恋为题的书籍和论文相继增加,新生代的视野广阔了,思想较开通,对同性恋的接受性也偏高了。

6丶「从众身到自身」

爱滋病并非同志特有的病症,爱滋病知识必需全面丶妥善的传达丶推广。正面的交流,谈论,了解才是预防的基础。

7丶「从易装到易性」

易装表演对中国来说绝非陌生的事,艺术造诣深厚,堪称国宝级的梅兰芳就是个例子(易装逛街就不晓得是怎么样的情况),但这严格上,不算和同性恋挂钩,许多易装表演者都是异性恋者,纪录片中《同志亦凡人》的小刚访谈过的表演者就有这个例子。

在中国最出名的易性者应该是影片中谈论的舞蹈家金星,这名勇敢公开易性身份的舞蹈家谈论了易性者的心态。以具女性心理的男性爱男性,在心理学上还算是同性恋吗?而易性后,在生理学上还算是同性恋吗?易性者的性向确实有点难以划分。

有点感到惊讶的是变性在中国其实没有法律障碍,变性后的身份在法律上是正式被承认的。

8丶「从影子到果实」

同志题材电影一直都处于地下形式,一直都被禁止公开放映。但在国外许多其他地方,影片如崔子恩的《男男女女》丶张元的《东宫西宫》都曾公开放映,并深得赞赏。中国公众对这些多少都有所听闻,随着网络的盛行,有意的公众也有途径观赏到这些影片,但光明正大地放映还是禁止的。一次,一群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包天的大学生敢敢举办同志电影节,历尽险象环生的官方检禁,慌忙转换地点的紧张局势,追究也举办了好几届的酷儿电影节。

9丶「从慢进到快进」

比起许多西方国家的情况,中国同志身份地位,权益的进展是挺缓慢的,但近期却也看到了迅速前进的趋势。同志许多活动都公开进行,如同志彩虹风筝丶同志自豪日等,虽然都并非很超大型的举办,但也渡过了偷偷摸摸的阶段,得以光明正大地举办。同志婚姻合法化的议题也被提交,但就算同志婚姻合法化,同志婚姻制度是否就该受到异性婚姻制度同样的待遇,确实是值得再三反思。

影片总结中国三十年同性恋议题的发展,主要以访谈历代个别在同性恋平权活动中亲身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物,带出中国社会丶媒体丶公众丶同志本身在观念上和状况的改革变迁。
各代人物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丶教授丶博士生导师李银河教授丶主任医师丶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北川丶秦士德教授,郭晓飞律师丶作家童戈丶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丶社会学系教授潘绥铭丶导演张元丶青年作家丶编剧程青松丶周丹律师,BBC国际台资深节目制作人柯鸿冈丶前音乐演奏家丶现为社会活动家的杜聪丶电影人朱日坤丶人类学者罗丽莎(Lisa Rofel)丶艺术家石头丶北京爱知行信息谘询中心性别研究员徐玢丶电影工作者兼作家范坡坡,同志网站《同志亦凡人》的小刚丶同志导演演员孟诺,还有福汐丶杨洋丶郭小飞丶赦延丶智同丶冰蓝丶想起丶江玫丶章义丶郭雅琦丶王我丶乔乔丶甄里等。

他们其中有同志,也有纯粹支持同性恋,并为同性恋争取平权的异性恋份子,他们共同推广同性恋知识丶维护同性恋者权益。他们其中包括了作家丶电影导演丶设计师丶社会学家丶大学教师丶自由撰稿人丶电视主持人丶电台制作人丶同志负责人丶Gay和拉拉社区活跃人士丶Gay吧老板丶演员丶歌手丶平面媒体工作者丶网站制作人丶在校大学生丶文化研究学者丶医生丶国际基金会干事丶影展策展人丶画家丶律师丶法学家丶艺术家。

影片探讨了中国三十年来对同性恋在法律丶观念丶媒体丶学术研究丶文学丶电影等方面的发展,做得很全面,在许多方面都有让人惊喜的感觉。在观赏影片后,有外国朋友说道:中国同志的前景感觉似乎很有希望,连同志婚姻合法化的议题也都提交了。但他们不明白的大概是,中国同志更大的阻碍是来自家庭的传统观念,传宗接代的压力。受访的路人可以说道不介意同性恋的观念,但一旦问题出自自己的家庭,情况大概就不一样了。

中国同志的状况是改善了不少,但传宗接代这个问题还需要很多时间和努力去妥善思考安排。


《誌同志》预告片(上丶中丶下段)








《同志亦凡人》节目报道:《誌同志》在都灵国际同志电影节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