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Aug 2006

蓝色大门

如果你十七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是直线的话,你该是多麽幸福的小朋友啊!──易智言《蓝色大门》。

导演: 易智言

主演: 桂纶镁,陈柏霖,梁又琳

「我是游泳队吉他社的,长得还不错啊。我有什麽不好。」
这个夏天简直叫人嫉妒。天那麽蓝,海那麽清,风那麽柔,年轻的人们那麽漂亮美好。

虽然故事突然给你一个「同性恋」的意外你还是会觉得这部片子仍显单薄,你甚至会觉得编导在刻意地寻求戏剧?突从而略显牵强,但问题是影片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清新气息令你无法抗拒。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格调轻松畅快,阳光健康的抒情性小品。

你想干嘛?

我是游泳队吉他社的,长得还不错啊。我有什麽不好。

这执著而胆小如鼠的青春。

你到底想干嘛?

就是追你啊。

这简单而淳朴热烈的青春。

易智言在铺陈情节和前後照应上有相当娴熟的功底。当孟克柔告诉张士豪她不可能喜欢他时,我们豁然醒悟,原来之前孟母说克柔的名字取得不好是另有深意。

而当初林月珍抱著戴上张士豪头像的孟克柔在音乐声中漫舞,难怪孟的表情那麽?杂而透著隐隐的怪异。

原来一切都在导演的控制之中,做好了铺垫埋下了伏笔。
十七八岁的感情,就像那个海滩一样,纯净透明,无可挑剔,几乎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可是这东西我已经没有掉了。
人物对白设计亦见精心。为了突出少年的偏执本色,孟克柔和张士豪的某些台词一再重?。孟为了不再喜欢女生,反复问张甚至体育老师「你想不想吻我」。

而张後来恼怒于孟介绍林给他,堵住孟不停地问她「你到底什麽意思」。这些对白上的反复生动而简洁地表现了年轻人思维的单纯和执著。

我想,孟克柔和张士豪感情最美好的时候并不是那一吻(??管那吻非常美好),而是在纯净海滩上一块听歌踏浪,害羞地牵手,说些有的没的。

十七八岁的感情,就像那个海滩一样,纯净透明,无可挑剔,几乎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可是这东西我已经没有掉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掉了。不光是没有掉了,就连当初是否有过,也是值得怀疑的一件事。

所以蓝色大门更像是安慰我们的青春。它几乎摒弃了所有与美好无关的干扰,只让青春定格在那个美妙的夏天。
 
自行车几乎穿行在《蓝色大门》的每个镜头中。青春记忆似乎总是与自行车有关。那一整天,好像骑得再远再快也不觉得累,就希望能一直那麽骑下去,风清日丽也好,倾盆大雨也好。

路口的绿灯亮起来,张士豪的自行车轻巧地?出车流,迎风疾驰,花衬衫猎猎飞舞。就在那时候,水一样的钢琴声淌出来,流动在绿意盈盈的台北夏天,流动在孟克柔关於蓝色大门的旁白里。

我热爱孟克柔。我热爱她的讲义气,热爱她的眼神,热爱她的笑容,但我最热爱的还是她的港?腔──体育馆表白後,林月珍却不见了。

「月珍……月珍,林月珍,出来啦!」

去找那个在孟克柔桌上写「?f心」的女生算账後,林月珍说,我还以为你要打人呢,孟克柔说,「胆小鬼……」。

这些话简直跟蓝色大门里的配乐一样的好听。《蓝色大门》有陈绮贞的声音,少年的欲说还羞的满腹心事,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豆蔻年华。
《蓝色大门》简直轻盈得毫无重量,它浅吟低唱著几缕微妙的情愫云淡风轻地归于无痕,让青春变得如此不需要内涵,没有负担,只是一抹淡淡的芬芳,一点隐约的余温。
易智言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或许很简单,青春能有什麽内涵呢,或许谁都有过一段难忘的阴影,或者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在青春面前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青春的定义是不需伪装,不必压抑,抛开负累,不去计较什麽,青春才可以灵动飘逸起来。

他们身上有著一种不沾烟尘的脱俗气质,因为真诚简单,他们的青春如此美好,只有在那份久已失去的情怀中叹惋流连。

原来当我们明白,我们已经不再拥有。当我们感动,我们已经麻木许久。

青春片不外乎两种格调:阴暗或者明媚。前者比如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後者则如易智言的这部《蓝色大门》。

我想一部影片定下什麽样的基调,一定和编导自己的经历和个性有关。

杨德昌比较深重,和他的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分不开。易智言给了我们一个明媚的青春,所以我猜想他是一个简单明朗,乐观开怀的人。两种风格没有高下之分,我也不去区分什麽写实或者浪漫。

所以,这个超现实的童话跟那些经典青春片完全不同,青春残酷物语总是要以淋漓鲜血来见?成长,用歇斯底里的愤怒刻画痛苦的蜕变轨迹,沉重得令人窒息。

相比之下,《蓝色大门》简直轻盈得毫无重量,它浅吟低唱著几缕微妙的情愫云淡风轻地归于无痕,让青春变得如此不需要内涵,没有负担,只是一抹淡淡的芬芳,一点隐约的余温。

事实上又有多少人的青春会充满惊心动魄的?争和黑色浪漫的惨烈?大多数人就这样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结束,甚至也没有高潮地跨过了那道「蓝色大门」。

《蓝色大门》抛去了与成人对抗的公式,视野一下子微观得令人觉得新鲜而亮眼,但同时也失去了因对比而产生的力道。

那些课堂里的交头接耳、暗恋与表白的焦虑、发生在上课铃与?N旗典礼之间的风暴,是成人乡愁里的酸甜,却不完全等於青少年的现实处境。
看著青春无情飞逝,看著自己曾经的快乐与怅然,一切让人开心又让人遗憾。「多年以後,我们会变成什麽样的大人呢?」
真实世界里的青少年,「纯度」恐怕没有这麽高,他们需要面对的更多暧昧与不堪,可是导演选择不说,观众也乐于接受,印?到导演在一些访谈里表示的:《蓝色大门》是一个「纪念」、是「送给某人的礼物」,於是我们终於理解,《蓝色大门》的单纯,是为了成就某种神秘的心理治疗功能。

「小士,看著你的花衫飘逸,我在想,一年後,三年後,五年,我们会成为什麽样子的大人那?,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由於你的善良开朗又自在,你应该会更帅吧。於是我似乎看到多年後,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然有几颗青春痘,你笑著,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

看著青春无情飞逝,看著自己曾经的快乐与怅然,一切让人开心又让人遗憾。

「多年以後,我们会变成什麽样的大人呢?」

一个煞有其事的问题,却让人不觉得有回答的必要。

蓝色,多麽美妙的意象。电影里深邃无垠的大海、碧波荡漾的游泳池、蔚蓝纯净的天空,处处交待出一个明亮美好的青春背景。蓝色是纯粹明媚,蓝色是天真无邪,蓝色是无拘无束天地宽。

人去後空寂的教室,书页在阳光的照耀下泛朦胧的光晕,在和风里翻卷。一切都云淡风轻,风和日丽。

最近老听人说说时间过得真快。看《蓝色大门》的时候我找到同感。我觉得自己很害怕某种事物的结束。我都有那麽一点点的伤感。

「夏天都快要过完了,好像什麽事都没有做。」

「对呀,好像就只是跑来跑去,什麽事都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