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ug 2011

回归身体 回归性

同性恋丶跨性别朋友在校园和职场遭受恶意窥视嘲弄的时候,立委怎么没有出来维护他们的隐私呢?当反歧视法到达立法院时,怎么立委就不热情支持了呢?结果,照着这个维护隐私的说法来走,蔡英文事件的结局就只是使得性倾向变成更为不可说的事情。

我想从最近的一些发展来谈对于性权的展望。从蔡英文性倾向事件到多元性别教育事件,我们看见最保守的团体和人士也都会使用听似开明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而这些开明的动作则让很多人看不见正在形成的保守紧缩。而这也是最近几年台湾民粹的新操作模式:以表面的开明来正当化社会排斥。

当我听到民进党的保守立委说,要维护个人隐私,蔡英文不必回应有关她性倾向的质疑时,我觉得十分错愕。同性恋丶跨性别朋友在校园和职场遭受恶意窥视嘲弄的时候,立委怎么没有出来维护他们的隐私呢?当反歧视法到达立法院时,怎么立委就不热情支持了呢?结果,照着这个维护隐私的说法来走,蔡英文事件的结局就只是使得性倾向变成更为不可说的事情,而蔡英文也躲掉了一个在政策和立场上表态支持多元性倾向的机会。作为总统候选人,她以及其他候选人,都需要向我们表白她们的性权立场。

稍后,在教育部推动多元性别教育事件上,真爱联盟也开明的说,「我们尊重且不歧视个人之性别倾向,但是反对在国中小教育阶段中,加入多元情欲丶多元家庭丶多元婚姻之教材」,因为它可能「混淆儿童性别认知,鼓励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并引导其发展多元情欲(同性恋丶双性恋丶跨性别,甚至不确定),以及多元家庭(男男婚丶女女婚丶性爱分离伴侣等)」。换句话说,性别倾向已经没问题了,真的问题是──性!要防堵的,也是性!我相信萧昭君丶游美惠丶蔡丽玲这些性别教材的编者从来没有想过要推动性解放,真爱联盟也太抬举她们了,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在这个议题的辩论过程中也极力撇清,划地自限,强调多元性别教育并不是鼓励多元性别认知,不是鼓励青少年发生性行为,不是引导青少年发展多元情欲,不是鼓励他们尝试建立多元家庭,那么,这个多元性别教育还剩下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费力去推动丶去争战的?

这几年,从政客到民众,大家都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学会用开明的语言和开明的姿态,像「尊重」丶「保护」这样听来无可拒绝的善意字眼不断出自那些具体推动社会紧缩的团体和个人嘴中。所以我今天还是要回到豪爽女人性解放的基本立场:我认为,关键不在脑筋,不在价值观,不在信念,不在理论,甚至不在认同。这些东西都可以在开明的语言里轻松的收编带过。

真正的关键在身体,在经验,在活生生丶赤裸裸丶汗淋淋的体验,在透过性的好奇所带动的探索和越轨,在短暂欢愉中领悟社会文化对个人长久以来的剥夺,在跨越羞耻和罪恶所设立的藩篱时体验解放的快感,在个人的匮乏中克服妒恨的狭隘,在失败和成功的人际亲密互动中学会人同此心的悲悯等等等等。也就是彻底改变主体的感觉和情感构成。我们有好多好多的功课要练习,或许我们这些成年人有点晚了,但是下一代的孩子总是有机会从头开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抵抗那些再度要把儿少锁入身体暗柜的团体,我们必须打儿少的性自由这一仗。

如果我们不在身体的层次壮大自己,任何絮絮叨叨的认同论述都是空泛无力的。如果我们不在这个情感的层次操练自己,任何远大理想都很容易堕落成为妒恨的新黑洞。如果我们不坚守这个解放身体丶解放性的立场,任何运动都有可能沦为虚无的开明语言的俘虏。

改造社会不能矮化成修法立法而已,而必须透过身体经验和情感来改造主体结构,也必须彻底改造规范身体实践与亲密关系的那个社会结构。这──就是我的性权运动的底线。


(本文为2011年06月05日台湾性别人权协会募款餐会发言稿,作者是台湾中央大学英美文学系教授,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