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Mar 2009

看见政坛恐同症

信用几乎破产的前总统,在法庭上胡乱扯出与其官司毫不相干的光碟传闻,居然也能让民进党人物一再跟着起舞,打蛇随棍上地暗示马英九性向「异于常人」,甚至大言不惭地演绎出「隐瞒性向就是说谎」的结论。

政治人物每每一谈到同志议题,就不免出槌,不仅常识欠佳,还充满歧视(例如以前的「天谴」说)。这次亲密光碟事件,更显示政坛「恐同症」症头着实不轻。

传说中的光碟,「剧情」是马英九与黑人DJ「巧克力」的亲密关系。至今没有人拿出光碟,更没人确认剧中人的身分,但传言却比光碟影像更具体几分;言者借着影射丶轻佻讪笑,暗讽马英九果然有「断袖之癖」,挑上黑人,并且还是因疑似「感染梅毒」而被遣返出境的「巧克力」。

于是,「同志/黑人/梅毒──性倾向丶种族与疾病」的三重污名集于一身,成为近年政坛最为「低路」的攻击路数。即使谢长廷故做「宽厚」状地教育大众:「我们不要歧视同性恋啦」,「是零号又怎么样」,「国外也有总统出柜的」。这种含假带真的暗示语气,真叫人吓出一身冷汗。

「强迫对手出柜」的斗争把戏,多年前早在台大学生会长选举中上演过,当时影射对手是女同志并要求其公开出柜的参选学生,最后惨遭落败,还惹来骂名。可见,如今大学生尊重性倾向的素养,可比政治人物高明多了。

再说,个人的性倾向丶情感选择,与从政能力又有何干?如果不能理解「尊重他人的出柜权利」,反而高唱「诚信」,以此要求政治对手坦白性倾向丶交代私生活,这可真是「性向恐怖主义」。

电影《自由大道》描绘美国首位出柜的同志议员哈维米克,为自由平等而战,为美国人权写下传奇。在台湾,当性倾向丶性别气质一再成为政客互相攻击的武器时,历次打着彩虹旗号参选的同志候选人也还没有当选过。直到何时,我们才能有成熟的选民与政治人物呢?


本文原载:《联合报》2009/03/01联合笔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