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沉默之日」除了在學生,也在公眾視線中逐漸得到更多關注和討論的同時,大家對於「沉默之日」也同時產生了不少的迷思和不解:什麼是「沉默之日」?為什麼「沉默之日」會每年舉行?參與「沉默之日」有什麼意義?
關於「沉默之日」,有四個不得不說明的重點。
1)「沉默之日」的發起是為了使社會和公眾正視校園內的對同性戀者的恐懼、漫罵、騷擾和暴力行為,從而尋求解決之道。
作為一項從校園內發起的行動,「沉默之日」最初是為了在當天以沉默為力量,來呼籲全社會對校園安全和校園暴力事件的關注和投入,但其為之發聲及保護的對象並不僅僅局限於性傾向不同和性別認同有異的學生,而是以全體在校學生的安全和尊嚴為出發點。但在一份關於校園暴力的哈利斯互動調查的數據顯示,學生們列出在學校遭受欺侮的兩個最大原因是:性傾向的不同和性別認同的差異度。另有八成的LGBT學生承認自己曾經是校園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全美各地的學校紛紛參與「沉默之日」來呼籲各界對此的關注,也向遭受過校園暴力的學生傳達關懷和幫助的訊息,並且敦促校方採取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2)成千上萬的具有各種不同信仰、背景和性傾向的學生廣泛參與「沉默之日」。
恐同歧視和校園暴力影響的不只是少數學生,對整個學校教育風氣的導正和社會文化氛圍的提升都有危害,一些非常帶有性歧視意涵的侮辱稱謂如果在校園之中蔓延開來,將對年輕學生的性心理和性生理的正常發展起到阻礙,也將危及到整個社會的族群融合與多元和諧。所以從中學和大學各年齡、各種族和各背景的學生積極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恐同歧視行為和校園暴力事件,來幫助曾經因此受到傷害的同性戀學生、甚至異性戀學生。
「沉默之日」的倡議團體GLSEN(Gay, Lesbian and Straight Education Network,即男女同志和異性戀者教育網絡)號召青年學生和各方參與人士登錄「沉默之日」的官方網站(www.dayofsilence.org)表達他們對「沉默之日」的支持,並聲援受害學生。
自2007年的「沉默之日」開始,已經有超過5,000中學和高校學生登記成為這項活動的參與者。在多所學校學生的熱烈參與者中,更有同學加入了「同性戀和異性戀學生聯盟俱樂部」(Gay-Straight Alliance student clubs)以示他們對捍衛不同性傾向學生和諧相處的決心。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同性戀和異性戀學生聯盟俱樂部」是1988年秋由一群異性戀學生所發起創建的。
3)「沉默之日」敦促各學校儘快制定並實施能有效解決校園暴力的辦法,使得遭受過恐同歧視的學生得到最大的保護。
「沉默之日」希望能夠校方的管理層能夠正視並重視因性歧視而導致的校園暴力事件,並且教育學生尊重包括種族、國籍、宗教信仰、性傾向和性別認同在內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性。
而對於學生本身,「沉默之日」也號召學生要通過參與校內和社區的學習和諮詢活動,認識到尊重個體差異的重要性,增加相互理解、發揚互助精神,從而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除此之外,「沉默之日」也呼籲在教職員工中展開相關的培訓工作,以期他們能夠迅速發現及妥善處理此類校園暴力事件。
4)「沉默之日」是一個積極的教育體驗。
「沉默之日」旨在通過學生之間的自主努力來導正學校的教育風氣,GLSEN希望有興趣的學生在參與「沉默之日」之前能夠和師長討論自己參加的意圖,從而帶著更深刻的認識和更明確的目標來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活動。
只有通過學生和學校兩方面的緊密聯繫和相互協助,「沉默之日」才能順利開展並在最大程度上彰顯其意義。登記參與「沉默之日」的學校,在「沉默之日」當天通常會允許 學生在課堂上像往常一樣暢所欲言的完成課程及教學活動,但在課間休息和午休時段以保持沉默的方式來抗議校園暴力並提倡差異尊重。「沉默之日」並沒有單一或特定的參與方式,各學校和學生可以不拘一格的以最適合、最正面、最積極的活動來度過「沉默之日」。
今年的「沉默之日」選定於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