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ec 2008

甜蜜的负荷──吴晟 诗。歌

前些日子,我到台北走了一趟。除了见证了台湾人的热情,也体验到了他们独特的民情与文化:简约但含蓄丶悠久却不沉闷。这一回要介绍的也是由台湾人制作的专辑,严格上说是把朗诵和歌唱融为一体的概念合辑。

艺人: 及 作曲:群星;作词:吴晟

出版日期: 2008

台湾人应该不会对诗人吴晟感到陌生吧,毕竟国中国文课本里有提到他,可是乡土文学界里知名的作家,大部分诗作的灵感来自生命里的重要人物──两位母亲。一位就是养育他长大的农人母亲,也就是在诗中提到「只知道尽心尽力流汗,一滴一滴滋养家乡的田地」的阿妈。另一位就是蕴含了吴晟老师成长岁月的田地,正是他常比喻的「吾乡」。

在老师眼里,即使这地球的表面经岁月和人类的摧残已变得面目全非,可是大地之母的生命力却很顽强丶坚定。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笔,引导下一代,提醒他们:要常观察国土上的伤口,并积极地以行动尝试治愈它们。而家喻户晓的诗句「甜蜜的负荷」真正比喻的其实是台湾这块土地,不仅仅是吴晟那三位心肝宝贝而已。

刚好,文建会台湾文学馆在积极推广台湾文学,并选定了吴晟老师为第一位作家。在把吴老师生平经历和所发表过的作品重新整理的同时,希望能以有声产品的方式让年轻人以全新的角度欣赏这些出色的创作。策划人就是吴老师的儿子──929乐团的吴志宁。吴志宁决定以两种不同的形式衬托出这些诗作在不同年代所给予的感触。「诗。诵」由吴老师朗诵,而「诗。歌」则邀请了三组不同年代的音乐人参与,为诗词谱上了曲。除了罗大佑早期灌录过的「吾乡印象」之外,其余的都可称为新作。

我们全心全意的爱你
有如爱自己的母亲
并非你的土地特别芬芳
只因你的怀抱这么温暖

我们全心全意的爱你
有如爱自己的母亲
并非你的物产特别丰饶
只因你用艰苦的乳汁
养育了我们


《全心全意爱你》从宁静丶淡雅的吉他声中开始,听到了制作人吴志宁深情丶温馨的演绎,叙述着对大地之母的敬爱。单纯的歌词,清新的表达最能带动听者的心弦,发挥你我的想像力,在宽阔的空间里任意的感动着彼此。其实,这首带着浓浓民谣风格的小品最具流行元素,可惜是以台语诠释,本地的听众就无法在电台节目中听到了。
同样是以吉他作为前奏主要乐器的《我不和你谈论》少了那份温暖,却多了一份迷离。张悬的歌声依然那么吸引人,在带点摇滚风格的演绎中,奇妙地拉住了听众的注意力。编曲迷幻的安排或许减少了原诗作所散发出的亲切感,但这就是张悬一贯的音乐风格。

我不和你谈论诗艺
不和你谈论纠缠不清的隐喻
请离开书房
我不和你谈论人生
不和你谈论深奥玄妙的思潮
请离开书房


在某篇网页中读到吴晟老师在得知儿子参与了929乐团的表演之后,开始担心年轻人会太专注于自己的理想而忽略了学业的重要性。原来吴老师小时候也常扮演着叛逆的文艺青年,而如今听到了儿子吴志宁悠悠的带来了这么一首《负荷》,就更有意思了,也特别有感触。我非常喜欢歌曲的吉他弹奏,有如和风般舒服丶自在,带出了家长对小孩的宽爱,即使生活是多么的困苦,孩子始终是所有快乐的泉源。

当我听到了《雨季》中时不时传来有点粗俗的「?娘咧」,心里开始纳闷,这好像和吴老师的风格有点抵触哦。原来是浊水溪公社特意把原作的《伊娘》改得更具「本土味」。这首歌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找来了主唱小柯诠释了男人的无奈与沧桑,特别是农夫在遇到了雨季而无法收成,那口吻特别像在叹息或暗骂似的,的确是一首乡土风格堪浓的情歌。

合辑里唯一一首客语歌曲《晒谷场》在编曲上最为突出,由「拒绝领金曲奖座」的林生祥演绎,呈现出最原始的乐器弹奏。其实,对于林生祥的加入,我感到满意外的。毕竟,他就是不满金曲奖主办单位把奖项分成不同语言颁发。如今,能在参杂了不同语言的专辑里看到他的名字,也算意义非凡。

非常喜欢这张专辑的概念,也很佩服策划人的勇气和认真。毕竟要在低糜的中文市场推出这样一张颇具试验性质的专辑,需要多方面的考量。我想,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文艺工作者最担忧也最关注的就是如何阻止多年来留下的文化史迹被时代与科技淘汰丶取代。而通过年轻人生活里常使用的管道,灌输前辈们留下的思想,让这群未来的主人翁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发掘这些精华,是一个相当精明的方法。

你也许对吴老师的作品一点兴趣也没有,可是听过了阿悬小姐酷酷的演绎,开始以不同以往的角度欣赏这些诗作,并领悟出文字的优美,那也算是达到这项计划的最初目的了。其实文化本身是无法和社会脱离的,不管是以什么形式表现,都可以成为工具,用来批判这个城市里的人丶事丶物。

让我再进一步分析这张专辑吧!吴老师的诗作早已受到肯定,直接丶亲切,浅白但不失水准,是教材的最佳选择。而这次找来了三代杰出的创作人为这些诗词作曲也是明智之举,写出了一首首动听的旋律。唯一的遗憾就是无论是新进的年轻歌手或已唱了三十多年歌的老将,在演绎方面都缺乏层次感,并没体会出诗作背后的魅力和语义。

诗歌,顾名思义就是分不开的两种形体。无论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样的形式,它都起着引航的作用,指导你我往内心里最深不可测的世界里窥探丶摸索,寻找出更美的理由,以文字这个媒介,让更多人分享这土地所留下的美好。我好妒嫉哦,几时新加坡的音乐人也能那么大胆地出版一张赞扬诗人的合辑,让本地的学者也能对本土文化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我还在期待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