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出柜了,这个同志就活出了自己来;出柜了,这个同志就放下了生命中最大的担子,生命再也不用躲躲藏藏的,说话的声音大了,人也忽然长高了。真诚的朋友就算不能接受同志也会让你的诚实感动,让你的勇气溶化他的偏见。
他说:「你的文章给我的感觉是出柜是不重要的。」
我说:「我的文章要是让你如此误会了,我真的要说句对不起,我并没有这个意思。」
出柜重要吗?
我的看法(也许是所以同志团体的看法),都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出柜了,这个同志就活出了自己来;出柜了,这个同志就放下了生命中最大的担子,生命再也不用躲躲藏藏的,说话的声音大了,人也忽然长高了。真诚的朋友就算不能接受同志也会让你的诚实感动,让你的勇气溶化他的偏见。
出柜是一种接受自我的表现。
生命中有一个很亲密的女性朋友,刚刚认识她时,发现她总是在她与朋友之间放下一张幕帘,永远也让人看不清,感觉不到真正的她。一次,和她一起上心理学课程,她提起勇气揭开了自己幕帘后的秘密,竟是一个幼年时被轮奸的痛苦灵魂。
后来跟她谈起这次的「出柜」,问她感觉如何。她说:生命中扛了几十年的重担,忽然一下就没有了,天空忽然开阔了,阳光忽然出现了。
我告诉她,因为她的「出柜」,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灵魂,看到了一个朋友心灵的最深处,因此而深深的感动了我,让我们的心,更接近了。
「出柜」为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出柜」之后,别人看得起我或看不起我也已经不是我的问题了,那是他的问题。他可以选择继续和我来往或不和我来往,我也可以选择对他的选择处之泰然或耿耿於怀。
「出柜」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或同情。假如你的「出柜」是为了他人的认同,你最好还是三思。因为在别人的认同下生活,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别人的手里,你的一生就都让别人的喜怒哀悲控制。
常常说以下的这个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上看到的故事(2006年中):一个被丈夫打得遍体鳞伤的印度妇女被送到医院,哀求医院里的社工帮她医好她身上的伤。
社工说:「这已经是第N次你让你的丈夫虐待到入院的,可是你还是每次回到丈夫身边。这次要是我们医你的话,你一定得答应我们把你的丈夫告到法院去。」
这全身还在让伤痛折磨得哀嚎的中年妇女意然回答说:「你们别告我丈夫吧。只要你们医好了我,我回到家后,他就会对我很好的了。」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特意给你压力(假如这是你的体会,那么,你真的误会了),而是希望同志们在生命的路上,一路走好,一路快快乐乐的走好。当生命再也走不下去时,想想这个「印度妇女的故事」,也许会让你走得轻松一些。
可是,我的同志朋友们,我们之间有多少的你我也还不是与这个印度妇女没有两样?不同的是,她活在她丈夫的认同下,我们活在别人的认同下。
更可悲的是,这印度妇女重视的是她丈夫的认同,重视一个与她非常亲密的人的认同。可是,我们重视的,竟然是路边的,街边的,我们看得见的,我们看不见的,我们认识的,大多还是我们不认识的,「不知所谓」的,「无关要紧」的,在我们生命中,多了一些或少了一群我们都没有什么感觉的人。
是不是很可悲,可笑?
对不起,我在说着的是??「我」,不是其他的人。是「我」,这个在生命中,唯一的「我」。
假如这个「我」是「你」,我希望你也想一想,你是否也甘心於过这么一个「印度妇女」的一生。
看到这里,你会说:「可是,父母呢?家人呢?亲戚呢?他们不是「不关要紧」的人啊!」
朋友,这就是所谓生命中的择选了。你要是一生都活在父母,家人,亲戚的认同中,请悉听随便吧,因为这是你的生命,快乐悲哀都是你的生命,一生受虐也是你的生命,不轮到我或其他人「八卦」,也不到别人多说一句。一切一切都是你的选择,到老到死的那一刻,你好像上面提到的「印度妇女」一样被压得透不过气而死,也是你的生命。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特意给你压力(假如这是你的体会,那么,你真的误会了),而是希望同志们在生命的路上,一路走好,一路快快乐乐的走好。
当生命再也走不下去时,想想这个「印度妇女的故事」,也许会让你走得轻松一些。
让生命走得轻松一些,才是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