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光顾桑拿丶夜夜搂着BF唱K的新一代基场才俊,应该没有听过这个古怪的名字,但是让我告诉你,假如不是因为他奋不顾身饰演移山的愚公,今日港九新界的同志就算有清福可享,也起码迟十年八年。在主流报刊仍然视同性恋课题为洪水猛兽的年代,他除了出版一份叫《粉红三角》的私房地下印刷品,更整理出一本份量很「熊」的《中国同性爱史录》,远在王小波李银河协力唤醒大陆同志沉睡的灵魂之前,已经下死劲掌掴港胞麻木的良知。
当时由三藩市初到东方之珠掘金的我,是个宠坏了的派对皇后,从未吃过躲在衣柜伸手不见五指之苦,不晓得传宗接代是个沉重的道德包袱,乍见有人苦口婆心展开打地基工程,禁不住啧啧称奇。
很快就觉悟:看似摩登的华洋杂处大都会,其实应了张爱玲对华侨的评语,「中国人的坏处也有,外国人的坏处也有」,祠堂的传统观念加上耶稣教的犯罪感,真是祸不单行双重打激。不要说Market Street惯见的男男或女女亲嘴搬到弥敦道上演,会惊动警察封街清场,连情到浓时拖手漫步,也是不为世俗所容的禁忌。最头痛的是根本没有结识朋友的场所,嫌Disco Disco吵闹作状,怕去暗渡陈仓的浴德池捱夜,便只好往鱼塘垂钓。这个时候,开始感激小明雄的努力。
《文化现场》三位作者一番心意的追忆,却那么令人意难平。得过他提携的马姓报界同行,觉得他像「女扮男装的『中年八卦女人』」,为怕得罪声势浩大的师奶群,特别在句子后面注明「没贬意」,跟着歌颂「在小明雄的世界里,没有悲情挣扎丶被扭曲误解的过去,他的存在,已经破除古往今来对同志的迷思」。呃,恕我脑筋生锈,怎么转都转不出布满既定基典型的迷魂阵──如果他生前真的没有填满被扭曲被误解的限额,身后恐怕补足有余了吧?
另一位区小姐,还是该刊物的出版人兼执行总监呢,完全不拘泥什么婆婆妈妈的正确政治意识,落落大方继续巩固基佬老掉大牙的狰狞面谱:「我曾碰过不少男同志,有过无原(缘)无故被怒目而视的经验,有人告诉我因为他们憎恨女人抢走他们的男人。小明雄除了那件紧身T恤,我找不到任何拟(疑?)似gay的踪(痕?)迹……」我与这位作者素昧平生,肯定没有被她碰过,但我想她写得出这样充满敌意和仇恨的句子,遭受雷达敏感的基佬怒视当然事出有因──而且应该和争仔无关。至于那件累事的紧身T,最好一把剪刀剪个稀巴烂,惩罚它作为泄露主人机密的间谍。
还有总编辑赵先生的独到观察:「他是一个很喜欢说话和讲『烂gag』的人,他有一点camp味,不算太重,稍走漏眼都不觉是gay,毕竟,他也没有勾引过我。」当事人泉下有知,会心痛一生争取平权企图消除歧视的努力原来都白费了,还是后悔当年没有向身边忧心忡忡的直男施禄山之爪?
由我这种半桶水充当小丑,张大喉咙为小明雄和他代表的价值观呼冤,毕竟迹近滑稽。在香港一众不介意张扬同志身份的作者之中,我的政治意识无疑偏低,风花雪月即使有伤大雅勉强尚算称职,叉起腰理论就必定贻笑大方。硬着头皮客串扮演控方律师,并非有意挑战自己的演技,而是环顾四周,丝毫不见起义的动静,只好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