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fridae.asia/media/images/00/07/60/76067.jpg)
歌曲聯想:
Times of Your Life
演唱:王若琳
專輯:Joanna & 王若琳
出版:新力博德曼
(2008年)
Times of Your Life
演唱:王若琳
專輯:Joanna & 王若琳
出版:新力博德曼
(2008年)
與對方哈拉了一會兒,對方突然劈頭一句:「對了,你幾歲?」,「四十」我答,「哦!大叔………」他接著如此稱呼。
「大叔?」我瞪大著我那雙單眼皮,望著熒幕上的字眼。
生平第一次被他人稱呼為「大叔」,一時間情緒還轉不過來,我不曉得這是否是內地對長輩的尊稱,但自己確實在那一刻彷彿一下子變老了。
說對方不禮貌也不是,於輩份上我確實是比他大上一輪,被稱為「大叔」也是一種尊敬的稱呼。他沒有錯,只是自己向來都習慣被稱呼為「XX哥」慣了,「大叔」這稱呼是老氣了些,似乎也在提醒自己確實是步入中年了。
場面話、客氣話我聽得太多,自然分辨得出他人說的是哪一些。他為人給予我的感覺為直率,就如時下一般年紀的青年,標榜自我個性和風格,他懂得稱呼人已經算是有家教了,總好過那些只會耍酷,見到「長輩」也不會主動打招呼或稱呼人的草包。
面對輩份比自己高的「長輩」,後輩還是必需客氣一點、謙虛一些。固然我在唱片界或版權界不是甚麼知名大牌音樂人,畢竟在這行少說也有二十年的資歷和經驗,那些認識或合作過的國內外知名大牌製作人、詞曲創作人、歌手、製作助理、宣傳或經紀人對我還是要客氣一些,後輩或新人無需特意給我套上「老師」的稱號,但最基本的稱呼還是一定要有的。
新人尚未入行,第一件事要學習的就是要懂得叫人,從這一點多少也看出對方到底「醒不醒目」。見到長輩時猶如一塊木頭般站在一旁甚麼都沒做,單從這種小細節來看,就知道這人平時待人的習慣,有沒有人教導他一些處事待人的規矩。
「稱呼」絕對稱得上是一門學問,新加坡在這方面則是稍微遜色,一般家庭的教導則相當西化,年紀稍長的男士一律被稱之為「Uncle」,而女士則是「Aunty」。而像是「Sir」、「Madam」這種較正式的稱呼,一般較少使用到,此類稱號通常則視那一類的場所才會被派上用場。
至今「Uncle」(叔叔)和「Aunty」(阿姨)的稱呼則被廣泛的使用,被年紀較小稱呼為「Uncle」我尚可還能接受,若是到超市去購物時,被年紀比自己還年長的大嬸級促銷員稱呼為「Uncle」,我則會即刻掉頭就走人。
「靠腰啦!甚麼東西啊!叫我Uncle!!」
這是一般庶民常犯的錯誤示範,稱呼年長者為「Uncle」,這和稱呼「大叔」沒甚麼分別,其實這稱號已經變為對男性的統稱,是基于習慣上的方便所演變。
沒有人喜歡被叫「老」,試問有哪一位被年紀相等或稍長的人叫「大叔、大嬸、Uncle 或Aunty」呢?
我不需要國人要像香港或台灣般,使用「帥哥」、「美女」這等假仙的稱呼,懂得使用「先生、小姐、女士、Mister 、Miss、 Madam」就足夠了。那讓人極不舒服的Uncle、 Aunty稱呼,留在家中供真正的Uncle 和 Aunty來使用。
下回有哪位大嬸級促銷員稱呼你Uncle 時,你問她:「叫Uncle叫到那麼親,那又不乾脆送一些來孝敬我?」
我包管她臉色當場臭給你看。
歡迎與作者電郵交流:nvms_sg@yahoo.c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