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登入

記住我

初到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18 Aug 2008

異∕同之外:雙性戀 The Bisexual Option

你認為有雙性戀的存在嗎?哪個字眼才能真正描述他們呢?

作者 Fritz Klein, MD(弗里茲·克萊恩)
譯者 陳雅汝
出版社 商周
出版年份 2007


間諜/雙插頭/叛徒/通殺/不忠/掩飾/腳踏兩條船/欺騙/危險/牆頭草/無恥/幹!真他媽的爽!

你認為有雙性戀的存在嗎?哪個字眼才能真正描述他們呢?

他們是充滿動物性行為與享樂主義,純粹為了兩邊通吃而編造出來的團體?還是說,這不過是同志處在疑惑與過渡的階段,還未完全進化前為了說服自己的心理性安全港灣?亦或者,他們是最受污名的族群,真正說不出口、見不得光的櫃中之櫃?

翻譯自1993年第二版《The Bisexual Option (Haworth Gay and Lesbian Studies)》的《異∕同之外:雙性戀》,是商周出版社新開的書系Borderline的第一炮,看書背蝴蝶頁的地方,還預告了第二本書《另一個衣櫃:雙性戀者的生命故事與認同》(翻譯自1991年的《Bi Any Other Name: Bisexual People Speak Out》),看起來應該是會走性別研究路線?

在翻開強力標註為「雙性戀研究經典」的《異∕同之外:雙性戀》前,我承認我其實是帶著一種找碴的心態。「雙性戀」耶!即便LGBT族群裡很清楚地包含了Bisexual這個字眼,但作為一本研究(還標註為經典等級),光是定義我就覺得很困難了(先撇開需不需要定義這件事),更遑論進一步論述。當時我心想,唉,大概就是摘一些躺在椅子上的心事,編幾個好看的、可憐的,或是曲折離奇到令人嘖嘖稱奇的香豔故事,騙錢的吧!


我們只能用「能夠跟部同性別的人發生性行為而且也能夠對不同性別的人產生性慾」來定義雙性戀,因為我們在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裡都能夠發現親密的存在,因此我們就無法用親密來定義雙性戀。(p.36)


1993年出版的《異∕同之外:雙性戀》,利用現在看來其實不算特殊的性心理光譜作為切入點,並透過性慾來定義雙性戀,某程度上是有點取巧啦!畢竟十分假(Gay)和十分真(Straight)的人會有多少?那麼,剩下的都是雙性戀了嗎?但作者在書中並不武斷地直接這麼區分,相反地,他藉由自己提出的「克萊恩性傾向量表」,強調選擇及自我認同的重要性。尤其是透過案例,克萊恩博士主要在描繪,一個真正健康的雙性戀,該怎麼樣強健自我認同並活出燦爛的生活。


健全的雙性戀之所以健全,並不是因為他和不同性別的人都能建立性親密關性,而是因為他跟不同性別的人都能建立情感親密關係。(p.52)


實話是,一個對於自己是不是雙性戀而感到困惑的讀者,並不會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或者是我沒找到可以作為答案的那幾句)。這當然關係著性傾向本來就很難一言以蔽之的特性。《異∕同之外:雙性戀》真正讓小爺感受到的,是做為一個覺得自己有可能是/應該是/可能是雙性戀的讀者,該如何對自己的性傾向並作出正面的肯定,然後在人際關係裡追求自在的親密關係,而不是一再地以負面的字眼或情緒傷害自己。


雙性戀並不是掩飾自己身份的同性戀,也不是掩飾自己身份的異性戀。雙性戀是另外一種性表達(sexual expression)方式。雖然雙性戀同時包含了異性戀行為和同性戀行為的元素,但它本身是一種獨立的存在方式。這種存在方式並沒有比異性戀或同性戀來得更好,但也沒有更壞。

雙性戀不僅僅是性偏好,雙性戀也是社交偏好、情感偏好、行為偏好以及理想偏好。



整體來說,我很喜歡這本書提醒讀者的觀念:要注重的是「愛的品質」,而非「愛的對象」。然而,《異∕同之外:雙性戀》倒也不盡然都讓小爺看得很高興。我對作者在最後附錄了一段他所標記出來的藝術中的雙性戀頗有微詞。作者在書末的附錄A中,很貼心地為這一章所附錄的作品都寫了簡介和評註,但不知怎地,這些註解一直給我一種「只有把雙性戀寫得迷人的,才叫OK」的感覺,頗有早前評斷同志電影的味道──只要把同志寫得很糟、不堪或是負面的,都是矮化、不認同與抹黑。我其實不太喜歡這種調調,不過看在這是一本將近15年前的論述作品,我想很多例子大家看看就好,倒也不必太認真。以我微薄的閱 讀量來看,我倒是很推薦Ursula K. Le Guin(娥蘇拉.勒瑰恩)的《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黑暗的左手》,故事很好看,對於二元性別的觀念提醒也很易懂,非常推薦。

·《The Fox,狐》D.H. Lawrence(小說+電影)
·《Giovanni's Room,喬凡尼的房間》James Baldwin(小說)
·《A Sea Change,鉅變》 Ernest Hemingway(小說)
·《Sunday Bloody Sunday,血腥星期天》 Alex Grenville(電影)
·《Advise and Consent,華府春秋》 Allen Drury(小說)
·《Butley,巴特雷》 Simon Gray(戲劇+電影)
·《Death in Venice,魂斷威尼斯》 Luchino Visconti(電影)+Thomas Mann(小說)
·《The Front Runner,風速王子》 Patricia Nell Warren(小說)
·《The War Widow,戰爭寡婦》 Harvey Perr(電視劇)
·《Dof Day Afternoon,熱天午後》 Sidney Lumet(電影)
·《Portrait of a Marriage,婚姻的肖像》 Nigel Nicolson(傳記)
·《Teorema,定理》 Paolo Pasolini(電影)
·《Face to Face,面對面》 Ingmar Bergman(電影)
·《Gemini,傑米尼》 Albert Innaurato(戲劇)
·《The Shadow Box,影子盒》 Michael Cristofer(戲劇)
·《Orlando,美麗佳人歐蘭朵》 Virginia Woolf(小說)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黑暗的左手》 Ursula K. Le Guin(小說)


本文全文原載於 Vale of the Still網誌之 《裝氣質》:http://silentmonster.blogspot.com/2007/06/bisexual-option.html

讀者回應

搶先發表第一個回應吧!

請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請選擇新聞及專欄版本

精選個人檔案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讚好

合作夥伴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