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1年,兩個意大利同志歐達維歐邁(Ottavio Mai)和佐萬尼密內巴(Giovanni Minerba)為抗議電影中同性戀者常被處理成次等(甚至更下等)的角色或被醜化,而拍制了一部錄影電影《來自畢爾羅的一生》(Dalla vita di Piero)。
這部片子首次在都靈(Turin)的國際電影節中放映後,深受注目,接著陸續地被邀請到很多其他的國際電影節中放映。
帶著這部片子,他們遊遍世界各地的電影節,進而發現有更多重要而優秀的同志電影從來沒有機會在意大利放映,因此創辦「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的念頭就產生了。
他們呈上了一份企劃書給有關的政府部門,等待三年卻遲遲未獲得答覆。
直到1985年,在眾多的保守派中出現了一個較開通的官員 Marziano Marzano,被任派負責文化活動,這主辦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的概念才得以批准。
到了1986年,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終於成立了。
電影節的主題命為「從索多瑪到好萊塢」,大概是指從遠古的索多瑪到現代的好萊塢,這電影節希望能打破空間和時間,帶給觀眾優秀的電影作品。
起初,這個電影節只放映電影,沒有其它的活動。直到1989年,它才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電影節,並且在1990年正式被旅遊局公認為官方活動。
打從一開始,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世界各地優秀卻難以在意大利發行的同志電影帶入意大利來,尤其是一些錄影電影、記錄片和短片,如果不在電影節放映的話,一般人恐怕不只難以欣賞到,甚至對這些片子毫無所聞。
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現在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讓新一代的年輕人,無論同志或非同志,都能正面地認識到同志電影和文化的特徵。
從1986年到今天,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已經舉辦了二十屆,雖然放映的影片水準參差不齊,但宗旨始終如一,已經算十分難得。
參賽單元分劇情片、短片、記錄片和錄影片單元,最高榮譽獎「歐達維歐邁大獎」(Ottavio Mai Prize)將頒發給勝出的劇情片,其餘的參賽單元也將各選出一名優勝作品。
非參賽單元方面,則有非參賽電影(和坎城影展的「一種注視」單元相似)、劇情片觀摩展、短片觀摩展、記錄片觀摩展、情色視覺、以色列 Sam Spiegel 電影和電視學院的學生作品展、音樂錄影展、已故歌手 Giuni Russo 回故展、悼念馬龍白蘭度專題(其實只放映一部《金眼投影》(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而已)、已故勞娜貝蒂(Laura Betti)和「巴索尼裏:夢之理」專題、法國交流、加拿大女導演 Lea Pool 作品展、美國電影頑童 John Waters 影片展、歐洲吾愛影片展,以及紅運十多年影片展(More Than 10 Years of Lucky Red)。
在參賽單元中個人較熟悉的影片有楊凡色彩斑斕,時空交錯的《桃色》、泰國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富有熱帶雨林情味的《夏夜迷情/熱帶幻夢》(Tropical Malady)、法國 Gael Morel 關于兄弟情仇的《黑黨》(Le Clan)和 Daniele Dubroux 的諷刺喜劇《情愛治療》(Eros Therapie)。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來都有一兩部新加坡出品的影片參展,去年有陳子謙的《15》,今年則有 Yong Mun Chee 的短片《9:30》。
在其餘的單元中,個人較熟悉(或至少聽說過)的影片就有:
Gregg Araki的《神秘肌膚》(Mysterious Skin)
巴索尼裏探討意大利人對愛情和性看法的《愛情百科》(Comizi d'amore)
歐洲吾愛影片展中的法國電影《我,你,他,她》(Je,tu,il,elle)
阿莫度瓦(Pedro Almodavar)的《欲戀法則》(Laws of Desire)
德國的《玫瑰王》(The Rose King)
大師柏葛曼 Ingmar Bergman的《沉默》(Silence)
樓西 Joseph Losey 的佳作《傭人》(The Servant)
雖然都是舊片,但都值得一看再看;在影展的氣氛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回味這些舊片,倒是挺有情趣的。
亞洲影片也不乏佳作:王家衛精心細膩的《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印度 Deepa Metha 打破傳統禁忌的女同志影片《火》(Fire),和蔡明亮題材敏感的《河流》。
另外還有意大利的女同志影片《同黨》(Le Complici),以及歐洲和美國的《進與出》(In and Out),《眾神與野獸》(Gods and Monsters),《The Doom Generation》,《全蝕狂愛》(Total Eclipse)和《反常女性行為》(Female Perversion)。
紅運(Lucky Red)其實是意大利一間主要的影片發行公司,印象中它較常帶入非主流電影,以上就是它曾發行過的部分片子。
另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單元是情色視覺(Porno Vision)。這次展出三部探討同志性問題和性生活的影片,有《Cycles of Porno - Sex/Life in L.A. Part 2》, 《H.M.C.B. - Hot Men Cool Boyz》 和 《Madam & Eve》,構成電影節中較「Hard」的單元。
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今年的特別來賓是美國的約翰華德斯 John Waters。他帶來了他的最新作品《一個骯髒的羞恥》(A Dirty Shame),是一部關於一個性壓抑的家庭主婦,因為一連串發生在她周圍的怪誕情色事物,而徹底改變了她沉悶的生活。
這部片子也是今年的開幕影片,而主持開幕典禮的是意大利著名男身女裝的名咀 Platinette,他/她不但如 John Waters 的已故愛將 Divine 一樣男身女裝,而且形像十分相似,高高的髮飾,寬寬的身形,讓他/她為這部電影主持開幕,倒真是一時之選。
John Waters 影片展是今年的重要單元,單元中除了他的最新作品外,還包括 1998年的《Pecker》 以及 Divine 的 《Divine Trash》,《Desperate Living》, 《Female Trouble》, 《Hairspray》,《Polyester》,和名噪一時的《Pink Flamingos》。
John Waters最近的電影已經收斂了很多,所以想要真正體會到他電影裏的瘋狂荒謬,就必須觀賞他在 Divine 時期所拍的影片,所以這次的這個單元就是個難得的機會。
老實說,影展所呈獻的影片精品不多,有些影片甚至已經在電視或有纜電視上播映過,但因為在電視上播映的時間通常都挺遲的,而且在官方電視上映時會有部分被剪掉的現象,因此曾經錯過或想看完整版的觀眾還是會來捧場的。
遺憾的是,今年似乎完全沒有意大利本土出品的同志電影,電影節中放映的都是舊片子。
此外個人覺得遺憾的是影展中亞洲的新電影十分缺乏,總共只有十部。當中有三部是短片,三部是舊片。
有很多意大利同志都對亞洲同志的生活習俗很感興趣。這幾年來他們在這里看到的亞洲同志影片大概就只有《春光乍泄》,《河流》和日本的《Tabu》這三部,希望明年可以舉辦一個亞洲同志電影觀摩單元吧!
雖然影展也舉辦競賽單元,但這絕不是影展的重點。我從來就沒留意過哪部電影得獎,相反的,往往吸引我前往的是那些觀摩單元和短片。
因為短片我們只能在影展中才能欣賞到,而觀摩單元讓我重溫舊片的精髓,也讓我乘機欣賞到一些以往錯過的影片。
正如二十年前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初次舉辦時所定立的目標,現在電影節同樣地希望能借每年這個機會,讓人們能正確地認識到同志電影和文化的特徵,進而繼之認識到同志的生活方式,拉近同志和非同志之間的距離。
很多同志們不只志在於看電影,也借此機會能體會同志們相聚在一起的那種凝聚力,看著同志們相聚一堂,不僅能感染到某種親切感,也能留意到意大利同志們的特殊魅力。
每年在這段期間到意大利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和下個月(大約在5月26日至6月1日之間)在米蘭(Milan)舉辦的米蘭國際同志電影節噢。
讀者回應
搶先發表第一個回應吧!
請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