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医院站二号出口,一条缤纷的人龙从面前缓缓走过,他们手上举着大字报标语丶挥舞绚丽旗帜,你知道这是一场有诉求的游行,但却又比印象中的社会运动活泼了些,舍不得闭上眼睛,害怕漏看什么出乎意料的惊喜。
今年是同志大游行第九年,一如传统,游行依据彩虹旗的颜色将队伍分为红丶橙丶黄丶绿丶蓝丶紫六个颜色,每种颜色具有其代表的价值和支持团体。我们常以光谱归类不同理念的人们,同志社群更是如此,彩虹旗中不同颜色正暗示这群人想法不一定相同,而「对同志友善」是游行中的最大公因数。
你可以在同志大游行中看到提倡同居伴侣法的团体,不远处是穿着泳裤的水男孩们,正骄傲地展现自己鲜明的肌肉曲线;再往前走一点,支持同志的基督教团体呐喊着「上帝爱同志」。打扮妖娇俏艳的人们散落在队伍之间,个个大方地摆着pose,接受人群与镜头的凝视。他们的性别,难以区分。性别议题是游行的重点,但你是什么性别,却似乎不怎么重要。撇开这些显眼的扮装者,更多更多的参与者没有标语,也没有绚丽的着装,他们缓缓的跟着游行的队伍走着。他们或许(不)是同志,时而随着队伍欢呼,时而举起相机与身旁同伴自拍,但又分不出他们和一旁路人有何差别。
游行队伍转进凯达格兰大道,活动舞台竖立在群众面前,挡住望向总统府的视线,彷佛这座舞台才是同志们的权力中心。一个个学者与团体代表接连着登上舞台,激昂地鼓励台下群众,环顾四周,游行人群占满八线道的凯达格兰大道,有力地回应台上的口号,不禁单纯地觉得,任何的歧视只要在众人努力下,都能被击溃。
听听他们怎么说
一年一度的同志大游行,诉求是什么?同志们为什么(不)参加?我们邀请到两位同志朋友,和我们分享他们对同志大游行的看法。
男同志>
小明>
大三>
问:身旁的同志朋友都会参加游行吗?
小明:对大多数同志而言,同志大游行是一场重要且盛大的活动,朋友们会在这天一起聚会。而在这一天,大家也可以自在地在路上牵手。
问:平常在路上手牵手很难吗?
小明:平常的时候,牵手会是一种障碍,担心别人的眼光而戒慎恐惧,自己会给自己压力。但在大游行中,就能够很自在丶很放松地牵着手,实践异性恋们平常视为理所当然,但对我们却会不安的行为。
问:很多人对同志大游行的批评是,每年花这么多钱办活动,结束之后社会也不见得因为这个游行就对同志更友善一点,为什么还要「浪费心力」?
小明:「看见」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情,让一般民众知道同志是存在的,以及还有很多很多人关心性别问题。而同志大游行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唯一一天的性别运动,平常就有很多组织在努力了,这个场合让大家聚在一起,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对于许多投入性别活动的人来说,能在游行中获得鼓励,有助于未来继续坚持努力下去。而游行对于同志本身来说,也是一件很温馨丶自在丶有归属感的活动,对很许多同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问:扮装奇特的同志是否会影响大众对同志的观感,这好像是每年PTT 甲版都会有人提出的质疑?
小明:这也是种被「看见」的过程。同志族群里面也存在许多差异,例如跨性别者丶酷儿丶认为SM 不该被污名的人等等,这些人有些并不被「主流的」同志社群接受。有些「主流的」男同志会试图让异性恋男生们接受自己,而反过来「指责」其他更娘的男同志。这其实很吊诡,因为同志在过去也是不被社会主流接受的一群人(可能现在也还不是),批评非主流的同志,是不是过去主流社会压迫同志的重演?
另外,其实当天九成的同志打扮得很平常,只是媒体捕捉的画面都是扮装的同志,这一部分才被放大,强化了社会对同志族群的刻板印象。不过现在越来越多路人会在旁观看,应该还是可以看到同志社群内部多元的面貌。这也是游行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让大家知道同志也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人。
问:你觉得台大是一个性别友善的地方吗?
小明:不能因为台大有积极的性别相关课程和社团,就觉得台大没有性别歧视丶性别刻板印象的问题。有些人支持性别议题是基于政治正确,而非真心支持。性别偏见仍然存在于校园中,例如当两个男生骑脚踏车双载,被载的那个可能在玩吧,就抱住另外一个男生,结果就在活大前面被一位学生很大声地骂「死gay !」在台大里面可以勇敢地丶振振有词地讨论性别议题,但出了社会可能就没有这个条件了。
女同志↓
胖踢↓
大四↓
问:今年为什么不参加游行?
胖踢:去年跟前年有,今年没参加。大一的时候才开始对LGBT 有认同感,而对于一个刚发展出认同感的人来说,参与这种场域感觉起来蛮重要。去年强调同志的政治力,许多团体提出明确的政治诉求,而像今年就比较偏向嘉年华,失去政治性。我觉得每年的游行内容几乎都一样,口号和主题也差不多,让人有点冷感,因为就算不去也知道发生什么事。媒体注目的也是那几个族群,水男孩丶SM。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参加同志大游行,隔天回到现实社会中可能觉得更空虚,昨天彷佛只是一场梦而已。
问:看来妳对于游行有些批评?
胖踢:如果只是嘉年华的话,就没有什么政治力;但我也并不觉得它没有意义,对平常无法出柜或自我认同不清楚的同志是的确蛮重要的。但是游行容易让人缺乏想像力。好像要数谁参加过几次游行丶投入运动的历史,才更具有发言权,更有说服力。这是一个限制,我们何必以「有没有参加热线丶运动」来作为一个同志有没有努力过生活的指标?游行有时候让人对「怎样才能让同志更好」的想像力太局限。
问:女同志在游行中的情况?
胖踢:同志大游行中,男同志比较活跃,大家看到的也较多是男同志。去同志大游行的拉子很少,这跟女同志的生态有关,也牵扯到女性本身的问题。女性从来是不被鼓励战斗或说话,大多数女性不太喜欢在公领域表达意见,而女性的生命经验又不教导她们去做这些事,结果就是女同志常常不现身。大部分的女同志就算感到被歧视,也只会缩回自己和伴侣的圈圈里,关注的范围比较着重在自己的生活而已。
问:妳认为如何可以使游行更有效益?
胖踢:我觉得可以发游行的邀请函给所有政治人物,立委甚至是总统,再把被拒绝的原因公开出来。或者是发函给各国小丶国中,借此可看到更多非圈内人对同志的看法,增加更多对外界的对话,而不全然只是在圈内画彩虹,把界线划分得那么明显。或者也可以在街头拉路人一起走走看丶发传单啊……让更多人透过游行认识同志,别让媒体单方面形塑同志形象。
游行·采访后记
老鹰合唱团的名曲Hotel California 有句歌词是「This could be heaven and this could be hell. 」最初,游行现场给我的感觉亦如是。天堂是与同一阵线的人们紧紧相携,肆无忌惮地挥霍笑靥;地狱是当我怀疑,歌舞升平或许标上了有效期限,这不过是偶尔合法的沉醉。
但这属于参与者的求好心切,问题是对于观者而言,意义是什么?
你看见媒体特爱逼近镜头的水男孩,熊族,看见彩虹的图腾泛滥(尽管背诵不出颜色代表的
暗语,但你接收了缤纷)。你看见女孩子比较少(有点纳罕为何),你看见奇装异服彷佛异国的万圣节(幸好没来找我要糖果!),看见同性别的人们搂腰搭背(你不一定承认那是正当的亲爱,但至少是某种程度的血肉相连结)……
无论你看见了什么,重点是,你「看见」了。
游行是个可爱的陷阱,当你碎碎念念着的时候,它其实已掳获你的眼神。
你原先以为游行等于一羣人耗磨整天的光景,在街上开不受欢迎的派对;但事实上,游行可能是这样子的:你看见它丶习惯它丶甚至思考了一点点,结果从此又多了一小羣人,愿意去凝视世界上另一羣人的起落与生灭。
同志大游行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原点,却也带出一条线。在绝望之前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我该换个说法了,This could be hell but this could be heaven.
本文原载:《花火时代》创刊号 2011 年11 月19 日发行;摄影:高世轩
读者回应
msn:zhuhuaiyuan1980@msn.com
yahoo:deaf_gay2012@yahoo.cn
skype:deaf_1
oovoo:liunuo
Telephone number:15999603144(短信)谢谢各位!
请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