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出版同志書籍的集合出版社社長林寒玉表示,台灣同志人口推估約占總人口一○%,大多數都是隱性同志,為避免外界議論,他們行事低調,外人很難一窺究竟,大學生「同志同居」比例應該不少。
小葉(化名)是北市某私立大學大三學生,自小受父親家暴,種下痛恨男性的陰影,平日中性打扮,也就是同志中暱稱的「T」;上大學後認識同班同學小小(化名),展開熱烈追求後隨即熱戀,最後乾脆同居。
小葉說,大學同志同居很正常,就跟情侶一樣,雖然母親希望「他」能正常嫁人,但也知道勉強不來,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小小大方的說,「T」比男人貼心,可以獲得情慾、性慾的雙重滿足,還有不怕懷孕的優點;父母知道她跟女同學合租房子,但並不曉得「性傾向」,反而還覺得女兒很乖,沒在外面跟男生亂搞。
同志間也容易出現複雜的三角關係,男男戀的小安、小威(化名)兩人就讀北部某大學地理系,透過PTT同志社團認識,兩人原本同時喜歡上陽剛味十足的學弟小明(化名),甚至為此爭風吃醋,在社群網站「臉書」上互罵對方「搶我的男人,狐狸精、不要臉!」
沒多久,兩人發現小明存心「劈腿」,憤而斷絕往來,隨後因參加系上活動越走越近,原本都是「○號」的兩人,比較不陰柔的小安,立即轉換角色成「1號」,反倒成為一對情侶,在校外租了間小套房同居,複雜的三角戀情,讓同學跌破眼鏡。
彩虹社區 把同志當兒女看待
「同志同居」普遍存在大學校中,但以女多男少的私立大學比例最高,因涉及個人隱私,不像台大公館商圈「彩虹社區」般公開,可說是全台對同志最友善的社區。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長許欣潔指出,台大、師大周邊的公館商圈,以大學生、年輕同志族群為主,逐步由點到線推廣出同志生活圈,透過挨家挨戶的商家拜訪,陸續有卅多家藝廊、咖啡店、書局加入,貼上彩虹色貼紙,「彩虹社區」因此成形。
但「彩虹社區」並非發展如此順利,她說,十年前,一對同性戀人到永康街某餐廳吃飯時公然接吻,老闆氣憤地貼出「同志與狗不准入內」等告示,隨著時代變遷,加上同志努力爭取,陸續有商家伸出友善的手,畢竟「生意人算盤打得精,何必跟錢過不去!」
性別人權協會祕書長王蘋認為,人類需要群居認同,外籍人士如東南亞勞工都會聚居,更何況是同志,住在相同背景的社區環境,彼此都能獲得認同與照料,除了公館商圈,未來還會有更多「彩虹社區」陸續成形。
販售同志飾品的「愛之船時尚概念館」店長Kitty指出,附近阿公、阿嬤見怪不怪,把她當孫女看待,甚至還會到店內購物。彩虹社區不應只有同志,與其畫地自限,倒不如融入社區,像美國舊金山的卡斯楚街,同志社區發展成觀光景點。
「彩虹社區」有利有弊,公館Hours咖啡店長阿Joe就說,「彩虹社區」很容易成為衛道人士的箭靶;三年前,有位神職人員帶領卅多位國小學童,在店外馬路上塗鴉,塗寫神愛世人標語。
今年五月,有七、八十人聚集店外,高喊「改變你們、救贖你們」等口號,甚至還唱了十五分鐘「神愛世人」的聖歌,這些舉動令人覺得反感。
本文原載:《中國時報》2011年8月22日版
讀者回應
上帝有曾經說過這段話嗎?上帝有說過要改變世人嗎?上帝有說過「神愛世人」? 是聖經.舊約....說的.那是誰篆寫聖經.舊約的? 是"人"寫的.既然是人寫的.那不是「神愛世人」嗎?為何要去改變別人而不是反求諸己?如果沒辦法反求諸已.接受自已而歡迎別人那是否有心魔住在內心裡?如果有...那真正需要被救贖得到底是誰?
至於婚姻或是同居...也是每個人需求的問題!
反倒是家人那一關.我覺得還是要過會比較好
畢竟....家人會是你堅持下去的力量~
大家加油哪~~
請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