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登入

記住我

初到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新聞&特寫

« 較新的 | 較舊的 »
18 Dec 2013

阿强:爱与接纳,艰难的旅程

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同志亲友恳谈会上,来自福州,81岁的小涛姥爷说:“我的外孙是个好孩子,我不承认外面说的那些同性恋如何不好,我自己家的小孩我知道。”他76岁的老伴则说:“孩子是同性恋,在外面受到歧视,家人怎么能不支持他?如果我们家人不接受,你让孩子如何活?”来自广西,72岁的陈姥姥,称自己是“超时代的老人”,她在现场呼吁家长们:“迈开时代的步伐,向前走吧!”而另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姥姥坐了40个小时火车来到福州,她说:“我回去要向朋友们出柜,为我的外孙争取更大的天空。” 与前几届相比,第六届同志亲友恳谈会首次有外公外婆参加,外公外婆们话语朴实,态度淡定,发言直指权利。

基于一些传统观念及社会偏见,家人接纳同志亲人并不容易,常常要经历艰难的过程。因此,出柜这个议题,在同性恋社群一直争议颇大,一些人甚至认为出柜是自私的表现,是“丢包袱”,“卸担子”。为了孝敬父母,不但不应当出柜,还要制造一种“和谐美满”,找人形婚,摆场喜宴,好让父母开心。有的家长,用外界的偏见压迫孩子,“你这样让我们无脸见人”。而这些争论和迷思背后,有些简单的道理却被遮盖了。

首先,大多数人想做真实的自己,没有人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谎言中。出柜是人的内在需求,跟最重要的人分享人生,分享爱情,分享快乐和痛苦,属人之常情。而说谎,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让人缺失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尤其是向自己最重要的人说谎,会让人产生负疚感,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抑郁。我听到很多家长说,他们的孩子没有出柜时,聊天都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谈到婚姻问题,就莫名的发火,亲子关系变得疏离。这次恳谈会上,一位来自重庆的家长说,自己接纳女儿后,女儿的严重抑郁症不治而愈。当我们缺乏勇气,自我不肯定时,会把说谎美化成“孝顺”,当父母带着条件爱孩子时,让孩子用痛苦的人生来孝顺自己。我想,这些行为,要么是理解错了“孝”的含意,要么需要大家一起反思传统的孝道文化。

其次,父母接纳需要一个过程,但他们希望孩子说出实情。亲友会曾做过一个小调查,绝大多数家长,接纳同性恋子女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有些需要几天,有些甚至需要长达数月。刚开始他们会哭,那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有些家长是因为担心而哭,“孩子老了没有人照顾怎么办”?有些是因为愧疚而哭,“这些年,孩子一个人是如何度过的?我作为父亲/母亲都没有帮到孩子。”有人因失落而哭,“我退休后带孙子的计划落空了,”有人因面子而哭,“同性恋是丢人的,我以后如何面对其他人。”无论家长情绪如何波动,他们都希望孩子能说出实情。我调查过300多位家长,问他们“是希望孩子隐瞒身份还是早点说出来”,百分之百的家长说,“我当然希望孩子能早点告诉我。”

再次,改变偏见是我们的责任,而非助纣为虐。对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仍广泛存在。很多同性恋者和家人并没有为改善生存环境做什么,反而为偏见和歧视添砖加瓦。当同性恋者因内在恐惧,走进异性婚姻,或者利用形婚隐藏自己时(尽管属于个人选择无可厚非),这一选择背后的逻辑是,“看,我跟你一样,是‘正常’的异性恋。”如果当黑人受到歧视时,不是挺身而出争取权利,而要用漂白自己或者涂抹一层化妆品证明给白人看:“瞧,我已经跟你一样白了!” 那么,黑人永远不可能争得平等权利。


纳同志子女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还要亲子之间相互信任,平等的沟通,就像小涛的外公所说,我自己家的小孩我知道,他不是坏孩子。时也需要大环境的改善,大环境的改善依赖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让公众了解这一群体。

唯有信任和无条件的爱,才能让我们彼此跨越这段旅程。

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同志亲友恳谈会上,来自福州,81岁的小涛姥爷说:“我的外孙是个好孩子,我不承认外面说的那些同性恋如何不好,我自己家的小孩我知道。”他76岁的老伴则说:“孩子是同性恋,在外面受到歧视,家人怎么能不支持他?如果我们家人不接受,你让孩子如何活?”来自广西,72岁的陈姥姥,称自己是“超时代的老人”,她在现场呼吁家长们:“迈开时代的步伐,向前走吧!”而另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姥姥坐了40个小时火车来到福州,她说:“我回去要向朋友们出柜,为我的外孙争取更大的天空。” 与前几届相比,第六届同志亲友恳谈会首次有外公外婆参加,外公外婆们话语朴实,态度淡定,发言直指权利。


基于一些传统观念及社会偏见,家人接纳同志亲人并不容易,常常要经历艰难的过程。因此,出柜这个议题,在同性恋社群一直争议颇大,一些人甚至认为出柜是自私的表现,是“丢包袱”,“卸担子”。为了孝敬父母,不但不应当出柜,还要制造一种“和谐美满”,找人形婚,摆场喜宴,好让父母开心。有的家长,用外界的偏见压迫孩子,“你这样让我们无脸见人”。而这些争论和迷思背后,有些简单的道理却被遮盖了。

首先,大多数人想做真实的自己,没有人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谎言中。出柜是人的内在需求,跟最重要的人分享人生,分享爱情,分享快乐和痛苦,属人之常情。而说谎,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让人缺失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尤其是向自己最重要的人说谎,会让人产生负疚感,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抑郁。我听到很多家长说,他们的孩子没有出柜时,聊天都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谈到婚姻问题,就莫名的发火,亲子关系变得疏离。这次恳谈会上,一位来自重庆的家长说,自己接纳女儿后,女儿的严重抑郁症不治而愈。当我们缺乏勇气,自我不肯定时,会把说谎美化成“孝顺”,当父母带着条件爱孩子时,让孩子用痛苦的人生来孝顺自己。我想,这些行为,要么是理解错了“孝”的含意,要么需要大家一起反思传统的孝道文化。

其次,父母接纳需要一个过程,但他们希望孩子说出实情。亲友会曾做过一个小调查,绝大多数家长,接纳同性恋子女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有些需要几天,有些甚至需要长达数月。刚开始他们会哭,那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有些家长是因为担心而哭,“孩子老了没有人照顾怎么办”?有些是因为愧疚而哭,“这些年,孩子一个人是如何度过的?我作为父亲/母亲都没有帮到孩子。”有人因失落而哭,“我退休后带孙子的计划落空了,”有人因面子而哭,“同性恋是丢人的,我以后如何面对其他人。”无论家长情绪如何波动,他们都希望孩子能说出实情。我调查过300多位家长,问他们“是希望孩子隐瞒身份还是早点说出来”,百分之百的家长说,“我当然希望孩子能早点告诉我。”

再次,改变偏见是我们的责任,而非助纣为虐。对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仍广泛存在。很多同性恋者和家人并没有为改善生存环境做什么,反而为偏见和歧视添砖加瓦。当同性恋者因内在恐惧,走进异性婚姻,或者利用形婚隐藏自己时(尽管属于个人选择无可厚非),这一选择背后的逻辑是,“看,我跟你一样,是‘正常’的异性恋。”如果当黑人受到歧视时,不是挺身而出争取权利,而要用漂白自己或者涂抹一层化妆品证明给白人看:“瞧,我已经跟你一样白了!” 那么,黑人永远不可能争得平等权利。

纳同志子女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还要亲子之间相互信任,平等的沟通,就像小涛的外公所说,我自己家的小孩我知道,他不是坏孩子。时也需要大环境的改善,大环境的改善依赖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让公众了解这一群体。

唯有信任和无条件的爱,才能让我们彼此跨越这段旅程。

讀者回應

搶先發表第一個回應吧!

請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

請選擇新聞及專欄版本

精選個人檔案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讚好

合作夥伴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