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News & Features

« Newer | Older »
26 Apr 2006

何必自卑?

同志在一个由异性恋霸权主导的社会,其命运与被殖民者无异,同志与被殖民者一般,被视为一个低等阶级,是一个被言说与抨击的对像。

同志/酷儿理论可以从法农的思想,特别是他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汲取丰富的理论资源与养分。
法兰兹法农(Frantz Fanon)是非洲哲学与后殖民理论的灵魂人物,是理论家,亦是行动者。

法农以生命写作,运笔如刀似剑,直击欧洲白人殖民主义心脏;他将无比热情化为实际行动,为黑人权益斗争。

他挑战殖民者,他为被殖民者发言,重夺话语权,他不掩饰自己的立场;作为一名黑人,他为黑人命运奔走呐喊,抨击白人的殖民主义,消解黑人内化的殖民心理。

他说:「解殖民绝不是无声无息的进行著,它影响了并从根本改造了每一个人,它将一个被其非本质性压碎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行动者,雄伟亮丽的历史之光将因此照亮著他。」

「解殖民带来了自然的韵律,它由一种新人所引导,这种新人言说着新的语言,具有新的人性。解殖民是一种新人的真实创造,这种创造不需要诉诸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合法性,它只是使曾经遭受殖民的「物」,通过自我解放的过程而成为「人」。」

同志/酷儿理论可以从法农的思想,特别是他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汲取丰富的理论资源与养分。

同志在一个由异性恋霸权主导的社会,其命运与被殖民者无异,同志与被殖民者一般,被视为一个低等阶级,是一个被言说与抨击的对像。

欧洲白人殖民者为了合理化其对非洲黑人的殖民主义,不惜妖魔化被殖民者,将之视为「落后」、「无知」与「有待拯救」的低等阶级,结果自己就可以拯救者的身份光明正大进入非洲进行殖民,并美其名曰「教育」与「拯救」非洲。
同志是一个被谈论与研究的社会「课题」,同志不是真实的生命,只能等待被研究与控制,甚至连同志以自卑于自己的生命。
拒绝自卑,夺回自我表述权

今日许多同志的命运岂非与被殖民者异常相似,社会不是常有人说我们是病态的一群,说我们导致道德沦落,说我们充满罪恶,说我们需要改造与拯救?

殖民主义底下覆盖种族主义,异性恋霸权底下覆盖性别主义,其共同点就是歧视异己,以肤色、性别分化人种定优劣,以男性父权思想为性别角色定位,把爱男人的男人视为女人,而加以嘲笑戏弄。

殖民地作为殖民者的客体,丧失作自己主人的权利,它无法表述自己,以为自己卑下,只能等待殖民者描述、研究、讽刺、嘲弄、控制与惩戒。

同志在异性恋霸权主导的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同志是一个被谈论与研究的社会「课题」。

同志不是真实的生命,只能等待被研究与控制,甚至连同志以自卑于自己的生命。

反叛殖民主义,其实就是拒绝继续成为一个被叙述的对像,不再自卑,夺回自我表述权,揭穿殖民主义表述话语有意制造的种种偏见与迷思,暴露其霸道与蛮横。

唯有如此才可能消除其殖民的合理性。
反同性恋者对此绘言绘色,极尽丑化妖魔化同志之能事,以达恐吓之效,令同志自卑,令社会不敢支持同志。
反同性恋者对同志的妖魔化

异性恋霸权为了攻击同志,为了合理化其对同志的压迫,不惜妖魔化同志。

其中最普遍常见的论述包括指如果社会让同志自由恋爱组织家庭,同志的家庭必培养出人格变态的儿童,结果威胁社会安全。

反同性恋者对此绘言绘色,极尽丑化妖魔化同志之能事,以达恐吓之效,令同志自卑,令社会不敢支持同志。

不少西方社会走得比东方社会快,东方人其实可以从这些社会检验上述「假设」的真伪。

美国社会估计约有8百万名儿童在非异性恋的家庭成长,如果上述假设正确,这8百万儿童绝大多数拥有变态病态人格,但事实又是怎么一回事?

许多心理学调查显示,在同性恋家庭成长的儿童,无论是男同志或女同志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在异性恋家庭成长的没有太大分别。

这些研究报告包括1990年 Gottman、1981年 Kirkpatrick、Smith和 Chan、1979年Miller、1992年 Patterson、1996年 Patterson 和 Chan、1996年 Patterson 和 Redding等人的研究。

此外,1986年Green, Mandel, Hotvedt, Gary 和 Smith的研究更显示这些儿童在朋友群中的受欢迎度的自我测试中,并未与其它儿童有何明显差别。
异性恋霸权把同性恋组建为与自身相异的「恶者」,一套丑化妖魔化复杂交错的观念,如同性恋色情、堕落、威害社会安全、威害儿童身心发展等言论因此衍生。
勿以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

有人以为同性恋的家庭会导致儿童成长后变同性恋,这亦是无知者之谬论,许多研究显示这只不过是一种想当然尔的推测,没有事实佐证。这些研究报告包括1990年 Bigner 和 Bozett、1986年 Cramer、1990年 Gottman、1992年 Patterson等人的研究。

Bailey于1995年进行的研究显示,在一群由同性恋父父或母母家庭成长的孩童,有91巴仙是异性恋者。这比例和在异性恋家庭成长而成为同性恋的孩童,并没有太大分别。

有人认为同性恋者不可能成为好父母,但许多研究报告已证明这又是一种无根无据妖魔化同志的论述。1990年 Bigner 和 Bozett、1992年 Bigner 和 Jacobsen、1990年 Gottman、1986年 Harris and Turner、1992及1997年 Patterson、1990年 Ricketts 和 Achtenberg等的研究揭示这是无稽之谈。

异性恋霸权往往把同性恋当作一个与自己相对立的观念与意像,甚至是人格与经验,以藉此建立自己的道德合理性。

换言之,以丑化别人来美化自己,以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以妖魔化别人,来奠定自己做为道德统治者的地位。

他们为了稳固自己做为社会道德唯一发言人的统治地位,把同性恋组建为与自身相异的「恶者」,再以启蒙者与拯救者的姿态对社会进行思想统治。

一套丑化妖魔化复杂交错的观念,如同性恋色情、堕落、威害社会安全、威害儿童身心发展等言论因此衍生。

说穿了,除了排斥他者、压制异己和对同志进行「消音」外,实在看不出还有甚么意义。
如果同志亦能看穿这种以异性恋霸权为中心的主导叙事(master-narratives)之本质,就必然了解实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爱恋而自卑或自艾自怜了。


欢迎与作者电邮交流:oyoungm@hotmail.com

Reader's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on this page!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