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到,如果,如果,刚才走过的牵手男男,是一个亚裔,一个白人,以那样的牵手姿态走过,还会有「糖爹还是爹」的迷惑和追问吗?
我看到,在茫茫人海中,手拉手的一对公开示爱的同志情侣耶!
不会是亲兄弟的啦,不会是朋友铁哥儿们的啦,那种亲密情状,那种柔情蜜意,那种眼神微笑,明明白白地写着一个大大的「爱」字哦,傻瓜都知道,那封洋溢出来的幸福光辉,只有在深爱中的情侣,才会自然天然,威力无比地辐射发射出来的啊。
真的是大庭广众之下,真的是众目睽睽之下,也真的有人为之侧目,真的是花枝招展,真的是招摇过市,也真的是如花似玉,明白无误地,牵手同志,清楚清晰地,牵手情侣。
你觉得在哪儿读过这段,挺熟悉的,是不是?没错的啦,我上次在「如歌」专栏中的《牵手》,同样的故事,已经给你讲过一遍了。不过是故事没完,且容我慢慢道来。
那对如花似玉的同志牵手情侣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我刚刚平息内心深处潜意识的心惊胆颤,放松大惊小怪的紧张神经,有了一种休闲嬉戏的心情,另外一对手牵手的男男,进入我的视野。
我号称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我号称奉行众生平等的信条,我号称自觉自愿地注意对所有弱势抱有一份公平之心,有了这样一些「号称」,我应该事事注意所谓的「政治正确」吧?
但我的眼睛,聚焦注意力的焦点,却不由自主身不由己不听从理论说教,这一对慢慢牵手走近的同是白人的男男,我首先看的,上下打量的,是那个年青的,那张如赤子般红润光滑的脸,然后才是顺带用眼睛的馀光,一扫而过地瞄了一眼跟美貌少年牵手的那个年长的老者,那个ordinary Joe。
如此细小的生活细节,都有优先,有特权,有重点,有区分,有先后,有主流和边缘,非常非常的「政治不正确」?
而正因为这一对后出现的牵手白人男男,外表年纪相差悬殊,大到可以做爹做儿子的份上,一时间,我无法斩钉截铁地判断「明白无误地,牵手同志,清楚清晰地,牵手情侣」,那个老者,是美貌少年的糖爹,还是爹?
这是一对牵手与我擦身而过的两个陌生男人,人来人往,你来我往,他们顺应着人潮,也逆行着人潮,渐行渐远,手一直都是牵着,不远处就已经是茫茫人海了,牵手的男男,连带他们蕴藏着的,他们自己的人生故事,是父子,还是男男同志情侣?一起如同一滴海水,溶进大海,属于他们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由此烟消云散,与我无关。
我眼睛一直追随着这一对牵手的男男,直到他们和人潮「水天一色」,直到我的肉眼,辨别不出那牵着的两只手,忽然想到,如果,如果,刚才走过的牵手男男,是一个亚裔,一个白人,以那样的牵手姿态走过,还会有「糖爹还是爹」的迷惑和追问吗?
亚裔小男孩和白发苍苍白人糖爹,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牵手,连可能是父与子的假设都无,真是无处可藏,茫茫人海,就这么触目惊心着,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的平衡和失衡,更形惊心动魄。
我们大名鼎鼎的同志理论家法国的福科先生,倒是还没老到白发垂垂的暮年,就因艾滋相关的疾病,驾鹤西归,算得上英年早逝吧。当年他留连于旧金山等各大都市的同志浴室澡堂,在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肉体快乐中,思考他论著中著名的论断:没有婚姻约束或说婚姻保障的同志之性,其实也一样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更大的成就是,他动不动就在任何人际关系上,特别是性关系上,引入「权力」平衡和失衡这样的概念。
他在生时才华横溢功成名就,称得上是社会的主流人士,男性,中产,良好教育,良好职业,社会赋予的权力在握。但在他号称可以建立新型关系的同志圈子中,我得假想一下他,放下写作的笔,低下上个世纪最棒哲学家之一的头颅,将自己身上名教授名学者的社会外衣内衣,一件件脱去,赤身裸体地在同志性爱场所寻爱觅欢,会不会权力失衡?跑去当某某英俊少男的糖爹?
我们华人同志论述世界,有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的周华山。他的多部同志论著,关注到同志老少配的现象。《如歌》专栏已经提到他的专著《后殖民同志》,就记载论述了多个海外华裔华人年轻同志遭遇糖爹或准糖爹的故事。
同志老少配的现象,本来已经是复杂又复杂,年少/年老,青春/暮年,经济地位低/经济地位高,种种权力平衡失衡的牵扯拉锯,演绎成微妙的人际关系。周华山的研究,再加进来一个亚裔/白人这样一个族裔权力的坐标,算是周华山做同志社会学治学研究的一个首创和独创。我读后深受启发,我很感谢他。
如我所闻,亚裔小男孩和白发苍苍白人糖爹,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牵手,连可能是父与子的假设都无,真是无处可藏,茫茫人海,就这么触目惊心着,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的平衡和失衡,更形惊心动魄。
其实我没必要使用「触目惊心惊心动魄」这样夸张的字眼,《如歌》专栏的《一次家宴》,说的就是和这样亚裔/白人情侣面对面的故事,我修练得道之后的心态,已经相当的心平气和,平常如一起坐下来,吃一餐家常便饭,稀松平常。尤其是,我不会轻易做道德评判,站在亚裔小男孩的立场,批判年老色衰的洋白老占青春年少亚裔的便宜,站在白人老者的立场,批判亚裔小男孩不劳而获沾洋白老金钱的光。
一方面,当一个一个的个案,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一种集体的合集的现象,我会想一想在这样的社会现象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的深刻社会原因。这些背后的社会原因,往往正是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不合情,我自己身为弱势身为少数身为小众,为平等权力披挂上阵摇旗呐喊,我必须非常清醒的意识到这些社会原因,必须使用「触目惊心惊心动魄」这样的字眼。
另一方面,当我面对每一个具体的个案主人,我会收拾起我批判社会不公不平的尖牙利齿,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穿上他人的鞋,再青春年少的亚裔小男孩,也该有18岁了吧?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年纪了,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总有他自己的考虑,他自己的道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观者和论者,都多些平常之心吧。
我已经在另外一篇《如歌》专栏的文章中,陈述我这种「一方面」「另一方面」的习惯做法了,那篇有个香艳的标题,哈哈,叫《双面娇娃》。
Reader's Comments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