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News & Features

« Newer | Older »
25 Mar 2008

鏡花緣

還沒有看到影片,先被這張劇照深深吸引。鎖著雙眉的美男子,把臉貼在鏡子上,塗了水晶的玻璃,失去了通體的透明,卻換來複製的魔力。

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他演繹的故事,只當是水仙神話的插圖,不動聲色把「自戀」詮釋得驚心動魄。
象喜亦喜,象憂亦憂,哀愁可能並沒有因為鏡面的冰涼而消減,俊俏卻從此增加了一倍。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他演繹的故事,只當是水仙神話的插圖,不動聲色把「自戀」詮釋得驚心動魄。

後來我當然在銀幕上看到《奧菲爾》(Orphee)。鏡子原來是穿梭陰陽界的門,不得其門而入的男主角癱瘓在邊疆,略一失神,已經跌進那一面的世界。在腦海浮起的是另一位大師另一部作品的名字: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一九六一年的《Through a Glass Darkly》。當時直譯《黑暗穿過玻璃》,多年後才知道,翻譯者不但混淆了實物,也誤會了題旨。那是出自《聖經》的一句經文,指人生在世,對神的認識糢糊不清,如同陰黯鏡子所見,要直到與衪面對面的一刻,才會清澈澄明。知識獲得提點,可是感情滯留不前,那六個方塊字易請難送,永遠膠貼在記憶。熟稔到一個程度,乍見高克多(Jean Cocteau)搬神弄鬼,馬上覺得它們切合身份,自作主張替它們覓得新歸宿。

到冥界的旅程,的確是黑暗穿過玻璃──同期還有一部現在業已湮沒的歐洲片《死亡生隻蛋》(Death Laid an Egg),殊途同歸。古老傳奇移植到二十世紀中的巴黎,折射的當然是另一個時代的精神,高克多自己也開宗明義宣稱,傳奇不受制於時間。對一個迷戀表象的膚淺觀眾來講,不受制於時間的更是那面鏡子,要不然不會隔了幾十年,它又施施然借屍還魂,當了Morrissey一張單碟的封面。叫《這個迷人的男子》(This Charming Man),尚馬里(Jean Marais)伏在陰間的地上,真身其實是倒影,血肉之軀遺落在從前。

有信仰的人等待鏡子的映象水落石出,無神論者只好把對照當作遊戲,切切實實在自己的臉上看到死亡一步步逼近。今天比昨天老,可是今天又比明天年輕,瓶子是半空還是半滿,由插花的人決定。高克多大概會把這種謬論歸納為可笑的「赤裸主義」,空空如也的廉價哲理,說了等於沒有說。他把詩人定位為「無需寫作的寫作人」,營營筆耕的文字牛羨慕歸羨慕,可沒有膽量效顰──存在的意義,在於將一頁頁的空白,填上不分行的詩句。

Reader's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on this page!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