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23 May 2009

和Kit Hung洪榮傑談電影《無聲風鈴》

香港導演洪榮傑的《無聲風鈴》在本屆都靈同志電影節中大豐收,獲得了三項獎項,分別為劇情片單元評審團特別關注獎、電影節選片委員會頒發的「新視野」(Nuovi Sguardi)獎、以及觀眾評選最佳劇情片三個獎項。

香港同志題材電影《天使》的導演洪榮傑(Kit Hung)帶著他花了五年時間籌備拍攝的新片《無聲風鈴》,來到第24屆都靈同志電影節。在影節的傳媒室遇見濃眉大眼,高頭大馬的他,寒喧幾句,稍微自我介紹,簡單地說明想做個訪談的要求,然後建議稍後再安排個時間。由於自己的工作時間緊湊,又想觀賞過《無聲風鈴》才做訪談,於是一延再延,到了Kit Hung即將離開都靈的那天,才完成這個訪談。

《無聲風鈴》在這次的影展中大豐收,獲得了三項獎項,分別為劇情片單元評審團特別關注獎、電影節選片委員會頒發的「新視野」(Nuovi Sguardi)獎、以及觀眾評選最佳劇情片三個獎項。

首先得恭喜Kit。


Fridae:獲得這三個獎項,先談一下有何感想。

覺得很榮幸,雖然過去五年來,其實我真的很努力,但是我沒想到觀眾會那麼接受它。我是覺得這個片子其實是比較個人的,雖然我認為每個人多少都會有同樣的經驗,但是這部影片我是用了較中國人的方式來解釋影片故事,所以當影片獲得了獎項,尤其是觀眾評選最佳劇情片時,我覺得很意外,昨晚在台上,剎時就不曉得說什麼好。

Fridae:怎麼會覺得意外呢?觀眾都很喜歡這部影片,看了都覺得很有感觸。

對啊,我在國外發片的時候,都總有觀眾跟我說,他們都有同樣的經驗。就是當某個心愛的,很親密的人去世後,突然會有些小動物出現在窗外,門前,其實這基本上是中國人的解說,通常西方人都會認為人死後,靈魂就會升去天堂之類的,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他們沒去留意,或者想到逝世的人其實是回來過了。可能就是這一點,讓觀眾有了領悟性的感動。

Fridae:起初,是怎麼樣開始拍攝同志題材的電影?

在念大學第二年的時候,我就開始覺得自己對音效和影像的東西很敏感,很有興趣,那時有位剛從美國回來的老師,他同時也是位錄像藝術家。當時,他想拍攝一部長片,我們學生就幫忙他一起拍攝這部長片,同時,在課堂里,他也教會了我們許多有關實驗電影的東西。當時感覺到實驗電影很有趣,其實那個時期,自己對音樂錄影已經很感興趣,後來,才發現原來實驗電影本來就是音樂錄像的前身。

他也告訴了我很多關於同性戀在過去五十年來如何被誤解的事情,那時,也是我剛出櫃的時刻,所以突然間就好像感受到一股很大的衝擊湧進生命中,想要通過電影銀幕為同性戀伸冤說話的念頭就因而產生了。

我不想再看到同志在電影里面是病人、變態、殺人犯的形象。我要告訴觀眾,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沒有不同的地方是什麼。《無聲風鈴》這部影片就是平淡地描述一段愛情,沒有刻意地去區別同性戀    愛情和異性戀愛情的不同。

Fridae:對近期來越來越多同性戀題材電影的出現,你有何看法?

個人覺得大概受經濟蕭條的影響,許多另類型主題的影片開始有機會冒出。一般主流商業電影都對金錢的考慮很重,基於現在的狀況,商業電影的步驟已經放緩了,而非主流的,其他題材的電影也就會更有機會和觀眾見面,同性戀題材電影就是其中的一種。

關於亞洲同性戀題材電影,我覺得他們的男同性戀電影和女同性戀電影還是劃分得很清楚,男的講男的故事,女的講女的故事,他們似乎還存有性別政治的政策。在美國和歐洲,同性戀電影都發展到講述社群的題材,記得在幾年前,我已經看過美國James Wentzy導演,描述15年來艾滋病運動的記錄片《Fight Back, Fight AIDS: 15 Years of ACT UP》。或許,亞洲同性戀    題材的發展還很短,所以影片中還常出現很典型的同志形象,例如香港的商業電影里,如果要加入一個同性戀角色,他都是非常的女性化,穿著亂七八糟,舉止很奇怪的角色。通常他們都是製造「笑」果,讓觀眾發笑的小丑,這就是主流電影。

Fridae:這次獲得觀眾投選出的最受歡迎影片都是亞洲電影(《無聲風鈴》、崔子恩的《誌同志》和巫俊鋒的《叢林灣》),你有感到意外嗎?

這次我來到意大利,發覺到意大利和中國似乎有很密切的交流,在影展中的翻譯,在酒店帶中國遊客的導遊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在瑞士就很少見到這種現象。

中國這幾年來,無論在文化、經濟、旅遊等等方面都引起歐洲人的興趣,這或許也延伸到電影方面,所以這次的影展觀眾就特別注意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作品。

Fridae:其他兩部亞洲得獎影片你都看過嗎?

都看過了,而且兩位導演都是認識的朋友。《叢林灣》的導演巫俊峰是個很帥的男生。

Fridae:關於兩部得獎影片的素質,可以談論一下嗎?

覺得新加坡電影的表現方式還比較保守,他們獨立電影的題材都不如其他地方的獨立電影來得大膽,也許在新加坡,影片談論同性戀已經是一個禁忌,這我不清楚。我認識幾位新加坡的電影藝術工作者,他們無論在攝影、剪輯、影像處理都很專業,技術上都很出色,就是影片題材不夠廣,感覺就是他們都還流連在一個安全地帶里。

巫俊峰是錄像藝術家,拍的是短片,或許是這個緣故,他可以比較大膽地去拍他要的題材,他的作品比起一般新加坡電影的處理方法大膽得多。

Fridae:對崔子恩的中國同志三十年歷史紀錄片《誌同志》,又有什麼感想?

紀錄片告訴觀眾許多曾經發生過,而可能沒人知道或注意到的事情。這部《誌同志》對於中國同志發展來說,真的很重要。要處理、安排資料拍攝紀    錄片是很不容易的事,需要有很大的意志和力量,而且它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很有知性。

這應該是崔子恩的第一部紀錄片吧?所以他用了很客觀的態度來處理。我覺得很驚訝,因為他的劇情片都很有個人的風格,而《誌同志》卻是很純粹紀錄片的方式。一個導演能放下自己很個人的風格是很不容易的。

Fridae:我們談談你的影片《無聲風鈴》,風格鮮明、優美,有些部份感覺有點迷惑,你是特意地採取時空混亂的手法來表現嗎?

其實我原本還有一個版本更是複雜,這部片子的劇情是以現實生活和記憶順序交織的方式進行。Ricky在瑞士的時候是現在式,在瑞士當他看到的每樣東西,    他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Pascal,因為他對Pascal在瑞士的背景和故事一無所知。影片進展就像Ricky腦海中的活動,觀眾看到Ricky在瑞士偶然看到某樣東西,意識就回憶起在香港和Pascal的時光,於是影片就有了時空轉變的安排,回到香港。

Fridae:談談《無聲風鈴》里,為什麼會有老太太的那段歌舞,感覺有點蔡明亮影片的影子?

其實影片里有好幾位老人家的角色,安排他們在戲中,是我對我的祖母的一份記念。我祖母是個很活躍的老太太,她過世後,我就決定在影片中安排一部份奉獻給她。影片中老太太的歌舞也同時示意著Ricky對抱病在中國的母親的惦念,歌舞投射了Ricky希望母親痊癒的心願。

至於像蔡明亮的風格,在選場景拍攝這段戲時,我是根本就沒想到過……

Fridae:或許選用了老歌,所以感覺就更強烈?

選用了《打噴嚏》這首歌曲是因為它有一句德文歌詞Gesundheit,所以覺    得它很配合影片東西方文化交錯的味道。

我想也是場景的關係,當場景準備好,燈打好後,我就知道人家一定會認為是蔡明亮的風格。蔡明亮的影片有很獨特的個人風格,我很喜歡他的影片,我想在潛意識里,我就有了在影片中做一些和我崇拜的人的風格相近的東西的念頭。

說到這個話題,其實影片Pascal死後的那段,有個小女孩出現,唱著歌。這段戲在概念上就很像德里克·賈曼(Derek Jarman)的《愛德華二世》(Edward II)里,當愛德華二世死去的時候,Annie Lennox就出現,唱了Cole Porter的《Ev'ry Time We Say Goodbye》。我的這段也許視覺效果不完全一樣,可是概念是來自德里克·賈曼的影片《愛德華二世》。

Fridae:《無聲風鈴》的故事發生在香港、瑞士和中國三個地方,這是否有任何特別的含意?

首先,這三個都是我很熟悉的地方。在北京,我認識了我的演員和攝影師,那時進行拍攝時,常常有很多的變化,再更深刻熟悉他們之後,我就很想在北京拍些東西。影片還未到剪輯階段,都還會有變化,我的製片人也堅持要我回北京拍攝。

感覺影片中香港的部份較有活力,瑞士就有點冷漠,而北京則較有點冷清……

在北京的幾段戲,主要是描述Ueli來到北京尋找Ricky,而瑞士的戲,其實被減掉不少,Ueli的角色故事是,他父母過世了,他卻缺席喪禮,反而每天在二手店販賣父母的遺物,和它們說再見。其實他是不敢坦然地面對父母逝世的事實,這些部份後來都沒拍,所以Ueli的故事在影片中就沒有說得很清楚。在北京的故事,有兩個作用,一個是Ueli來到北京尋找一份連他自己也不明白的一種感情,另一個是他意外地見到Ricky的母親,而Ricky的母親的逝世,迫使Ueli面對他一直在逃避的一種事實。

北京其實我希望把它的味道拍出來,但是因為時間很緊湊,所以我們只能盡力而為。而香港是我最有感覺的地方,我在香港長大,我也特意幫攝影師找了很多角度來拍香港,香港也比較容易拍,因為地方小。我把影片主角的感情故事中心發展安排在香港,所以理所當然地,香港的部份也就比較有感情。

瑞士,給我的感覺是太乾淨,有點悶,瑞士的人都不愛聊天,人與人之間都有點距離感。我們在瑞士拍攝的時候是冬天,街上人煙稀少,白茫茫的,    什麼都看不清楚,感覺就很貼切Ricky那種茫然搜尋的心境。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我本身在瑞士的感覺,我在瑞士因為語言的問題,所以有時只能以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與人溝通,因此這樣的接觸方式就間接影響了我將瑞士的部份拍成安靜的,無對白。

Fridae:《無聲風鈴》這個片名代表了什麼樣的含意?

中國人都相信風鈴會因四週的某種特別力量的感應而響,所以一些地方的中國人相信有魂魄(比如回魂)接近時,風鈴會響。無聲風鈴就表示他沒回來,無論魂魄化為飛蛾、小鳥或是什麼小動物回來,風鈴響了,示意他回來過。

《無聲風鈴》也意味著Ricky的心境,他嘗試尋找敲響心里那串風鈴的方法,來安撫自己Pascal曾經回來過,現在他已安全了。




《無聲風鈴》是部很優美,很感人的影片,如Kit所說,《無聲風鈴》是部挺個人的作品,觀眾的領悟,依人而異。

有時觀眾通過電影而認識導演,有時我們從導演而認識他的影片。經過和他的一番談話,對影片領略更多,對影片的了解更深入,對影片的感覺更深刻,確實得益不淺,影片幕幕動人心弦的畫面,不禁浮現腦海,感動的情緒又再湧起。


Reader's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on this page!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