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17 Aug 2009

两位老同志长达半世纪的爱情悲歌

2005年,那会我还在网络公司跑业务。一天去个客户那里,在工业区坐车时遇到一对可爱的老人。他们引起的注意,是因为车上很多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我询问旁边人怎么回事,一个人告诉我说他们不正经。那一刻我心里明白了一些。当我看到别人对这对老人指指点点的时候,心里替他们难过。

当时,其中一位老先生搀扶着另外一位老先生上车,一上车就有人说,「真倒霉,和这样的人坐一趟车。」他们上车后座位只有一个了,别人对他们说三道四,他们好像习惯了一样装做没看到。在我听到旁人告诉我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主动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他们,(这时有人告诉我别把座位给他们坐,我没有去理会)两位老人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那一刻我心里好温暖。那天晚上在网上我把这事告诉了两位好友。他们叫我去看看这对可爱的老人。

在一个礼拜天,我提着一些橘子和苹果去看望这对老人。他们就住在那个工业区边上的一个池塘边。那是座简陋的木房子,池塘里有群鸭子。我敲开门,两位老人看到我,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告诉他们我来的目的,其中一位老人开口了,虽然方言很重,但我还能听得懂。他说知道我理解他们,因为从来没有人给他们让坐位还来看他们。我告诉他,现在像他们这样的有很多很多。我告诉他我想知道他和另外一位老先生的故事,那天中午我在他们这里吃的饭,两位老人和我讲了他们的故事。

应霓(化名)1932年出生,2005年73岁;于凯(化名)1933年出生,2005年72岁。1951年他们去参加抗美援朝,当时应霓21岁,于凯20岁。于凯是东北哈尔滨人,父母都死在日本人手下,是个孤儿。两个人是在抗美援朝前线认识的,当时在一个班。应霓很照顾于凯,两个人关系非常好。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应霓腿上中枪了,于凯背着他。到了安全地带时应霓发现于凯肩膀上也中了枪。应霓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和感动。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应霓回国了,于凯则留在朝鲜和当地的一个女子结了婚。婚后几年,于凯并不快乐,因为他当时留在朝鲜的原因是自己是孤儿。当年有些政策。于凯总想起应霓,还有就是对祖国的思念。于凯婚后有一个女儿,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回国。1960年于凯终于回到祖国,他做过石油工人,也做过煤矿工人,同时一直在找应霓。他问过很多战友,只知道应霓是浙江金华的,其他的就都不知道了。

应霓回国后在部队呆了几年,复员回家到县里武装部工作。他回国后常想起于凯,有时候想得彻夜难眠。眼看30岁的人了,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他觉得很反感。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父母也替他着急经常催他,他自己也有点无可奈何。

于凯在回国的第三年决定去找应霓。他千里迢迢从东北步行走到浙江,这一路走了两个多月。到金华以后通过打听,他知道在金华某县城武装部有个叫应某的,和应霓的名字一样,但不能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他于是到了这个小县城。

当时要下班了,应霓拿着油票去买煤油。他走到大门口碰到了来寻找他的于凯。两个人见面的那一刻都不敢相信这是真事,两个人热泪盈盈地拥抱在一起。那天晚上两个人彻夜难眠,讲了一夜的话。分开后的种种想念,讲到动情时两个人都哭。到最后只是彼此的拥抱。




他们两人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是不能说出去的,况且应霓一直没结婚,已经引起各种猜测。所以应霓通过关系把于凯安排到一个公社当治安员。到了晚上,于凯步行6公里回应霓的宿舍睡觉。就这样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两年。这两年应霓的父母劝他找对象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但还算是平静地度过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因为两个人的关系「不清不楚」,有人举报说两个人「不正经」,是「二尾子」。红卫兵把他们两个抓起来挂着牌子去游行,牌子上写着「打倒流氓」。

在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他们两人除了下地劳动丶读《毛泽东语录》,还时不时拉出去被审判丶游街。一次审判时人们把于凯的腿打断了,晚上两人关在「牛棚」里想死的心都有,而应霓的父母在这次浩劫中相继死去。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应霓恢复了原有官职。于凯则到一个商店当了售货员。此时两人都已经40多岁了。应霓的哥哥丶姐姐们劝他找对象结婚,都被应霓回绝了。他只有一句话:「文化大革命都闯过来了,还有什么怕的。」为此他的哥哥丶姐姐都和他断了关系永不联系丶永不相认。他的哥哥说:「不知道祖上造了什么孽,出了这样败坏门风的不孝子。」

故事到此应该说已经结束了,但还有一个小插曲。1995年,于凯的女儿曾回国内找他,还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涯共此时》发寻人启示。于凯和他女儿联系上,他女儿曾要求于凯回朝鲜,但于凯拒绝了。当女儿知道他和应霓的事情后,再也没有找过于凯。

应霓退休后,两人生活在离村子不远的池塘边。应霓每个月有几百块钱退休金,还养鸭子去菜场去卖,用这些经济来源维持生活。他们从认识在一起相守了42年。

或许我和这对老人有缘吧。那天在车上碰到他们,是应老带着于老去看病。2006年春节回家前我又去看望这对老人。春节回家晚回来一个月,回来以后也比较忙,不忙了才想起再去看看这对老人。可是等我去了,那里已经是物事人非。工业区扩建,原有的池塘填平了。老人曾经住的小木屋也没有了。我不止一次去问附近一些人他们搬到哪里去了。有人告诉我于凯春节时去世了,不知道应老去了那里。我感觉很遗憾,心里说不出的酸楚。现在快2009年了,我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想想还是把他们的事情写下来。不管怎么样算是留给自己的纪念。不知道他们是否都还在人间?希望他们过得好!

他们居住在浙江永康市,2005年时他们住在一座渔塘边的小木房子里,年底他们的住处因工业区扩建被拆除,他们的住处为花街镇花川工业区。

如果健在,应老先生今年77岁,于老先生76岁。也有传闻称于老先生在2006年左右去世了!恳请浙江永康本地的朋友们,有谁知道这俩位老人的近况,请与我联系!

希望能找到他们,记录他们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本文原载:淡蓝网和中国雅虎资讯

Reader's Comments

1. 2009-08-27 00:54  
哎,好悲哀的一个故事,不过也给人鼓励,让人相信true love exists~
2. 2009-08-27 07:37  
真不容易。
3. 2009-08-27 07:53  
问什么说凄凉, 我觉得很温暖, 很感人。
4. 2009-08-27 08:33  
真希望自己生活在那个年代

没有金钱和物欲羁绊 只有爱!
5. 2009-08-27 09:37  
好感人的一段同志爱情,温馨又很真实,真爱真难寻呀!
6. 2009-08-27 12:47  
可以拍电影了 比断背山感人
7. 2009-08-28 16:33  
真的好感人!我希望大家用一个很积极的心态看待。说实在的,他们是幸福的,能够一起无论坎坷,无管艰辛,走完了一辈子,是人生的圆满。并不是说他们的年代好过现在,是他们知道如何对爱坚持。相爱容易,相守难,如果我这辈子能够成为故事的主角,我也满足了。希望所有的人都幸福。
Comment edited on 2009-08-28 16:52:22
8. 2009-08-28 22:48  
very touch story! is very hard can meet a true love that can maintain so long time. i think they are blessing , at least they sincere love before.
9. 2009-09-02 00:30  
我也想见见他们。
10. 2009-09-08 16:31  
除了祝福似乎没别的,无论是在天堂还是人间!
11. 2010-08-03 16:37  
这是在战斗中产生的友谊升华为爱情,和现在同志们动不动在网络上寻找所谓的爱有本质的不同.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