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7日,在香港宣传新片《制造伍德斯托克》的李安,难以避免地被问到性取向的问题,虽然之前也曾被媒体旁敲侧击,但是这么直接的提问还是让斯文的李安一脸苦笑:「我对男人没有兴趣,我只是喜欢男人恋爱的故事,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感情很动人,反正我拍同性恋电影比较专长,我觉得这类电影很适合我拍。」
2009年9月12日,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同一天,作为评委会主席的李安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金色的奖状上是一个长着彩虹翅膀的「酷儿狮」,下面篆刻着Ang Lee的名字。就是在《色·戒》获得「金狮奖」的2007年,「酷儿狮」奖诞生了。和柏林电影节的「泰迪熊奖」一样,「酷儿狮」的设立,旨在奖励酷儿题材影片的创作。2005年,同样出自李安之手的《断背山》拿下金狮,相信如果「酷儿狮」早两年诞生,恐怕非《断背山》莫属。这位华人导演和酷儿题材非常有缘份:从众所周知的《喜宴》,打开华人家庭的同志情结;到即将上映的新片《制造伍德斯托克》,为我们回溯了一个特别的年代;更有《断背山》这样引人深思的经典爱情故事。
虽然有观众对这位气质儒雅的导演的性取向有怀疑,但我们还是经常看到他带着妻儿出席活动,一家人其乐融融。在电影创作中,通常一位导演因为某一种类型或者题材的影片被观众熟知,那么就容易引起制片人的注意,下次可能还会被类似的剧本或创意找上门。但是纵观李安的创作经历中,从中式的家庭情节剧(《饮食男女》丶《推手》),到西方经典名著改编(《理智与情感》),还有武侠片(《卧虎藏龙》),甚至还有科幻片(《绿巨人》)……选择同志情感的表达,似乎并不是偶然。而这三次「酷儿情缘」,每一次都有非常的效果,使他成为酷儿电影风潮的引领者。
祖籍江西的李安,出生在台湾屏东。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对于儿子选择学习艺术,他有自己的保留意见。这些印记可以从「父亲三部曲」中可见一斑。从纽约大学电影系毕业后,李安曾经一度失业而在边煮饭边写剧本。《喜宴》等影片的故事就是在这一时期构思出来,在疯狂的热闹的婚礼上,中西文化的碰撞成为戏剧张力的灵感,而同性恋元素的想像,让这个故事更加曲折。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李安回忆,他曾经考虑过有名气的男演员来扮演高伟同这一角色,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新人赵文瑄,因为彼时的明星们还会对同性恋角色有所顾虑。继《推手》之后,李安第二次导演的作品即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名利双收的同时,他还得以完成著名的「父亲三部曲」。《推手》丶《喜宴》和《饮食男女》共同的主题就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特别是父亲权威在新时代的溶解。相比较现在更加激进的酷儿影片(譬如《蝴蝶》中,对于父权反讽的冲击),这样的主题显得过于温和甚至懦弱,因此被一些评论家批评,包括在同志话题上特别有见解的林奕华也毫不留情。
然而,《喜宴》的构思却有着深远的意义,李安开创了一种模式,引领了华人乃至世界酷儿电影的潮流,这部影片之后,《基佬四十》丶《海南鸡饭》丶《面子》都是相似的关于「出柜」的家庭伦理片,包括《美少年之恋》丶《今年夏天》丶《旧约》丶《蝴蝶》等影片也都相应地处理同性恋的家庭议题。英国的《桃色接触》丶西班牙的《致母亲——爱女们》……也都涉及这个全世界同志都可能遇到的话题。只不过每部影片的角色都有所改变,出柜的由儿子变成女儿,家长或者是爸爸丶妈妈,或者是兄长,或者干脆是家长向子女出柜。这些影片可以超脱李安拍摄《喜宴》时的对于旁人的启发之外,李安在这个过程中也建立了自己关注的一些元素。首先对于家庭生活,几乎在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可以看到这个元素,不管影片的类型如何。其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丶理解,平和的处世方式,在李安的影片中一直存在。他开始在英语片的世界中大展拳脚,《理智与情感》丶《冰风暴》丶《与魔鬼共骑》……人们很难想像,这位纵横好莱坞的导演,一边还细腻地照顾着家庭,出入菜市场。
《断背山》是李安继《卧虎藏龙》之后的又一巅峰之作,它的影响力超越了东西方文化和性取向的界限。他是在父亲的鼓励下接拍这部影片的,而不幸父亲却在《断背山》拍摄期间辞世,在片尾写有「For Shen Lee」的字样,就是献给自己的父亲。「看过这部剧本后,一直有种让我放不下的感觉,所以一定要拍」李安用恬淡的影像,和动人的配乐展示了保守的美国西部,一对牛仔的同性爱情悲剧。他强调他要拍的是一部爱情片,而非同志片。大约就是这种出发点,使得这部影片在爱情以外的元素都格外单纯,成为第一部真正在大众观众赢得知名度的酷儿题材作品。更难得的是,因为导演的华人身份,《断背山》在相对保守的亚洲地区备受关注,甚至从2005年秋天一直到2006年夏天,中国大陆的媒体都在讨论《断背山》:威尼斯电影节大放异彩丶北美票房飘红丶金球奖大获全胜丶奥斯卡惜败最佳影片丶两位男主角各自的花边新闻丶李安本人的性取向……很多可能从来没接触过公开的同性恋者,但是他们晓得原来有「断背」这回事。相比较《喜宴》的轻快节奏,《断背山》以悲情的催泪弹被更多观众熟知,可以说是为同性恋在主流文化赢得「同情」。这部影片有了在电影史以外的价值,成为酷儿文化在大众传播的一个符号。
《断背山》无意之中启发了亚洲电影人的酷儿灵感,一大批表现同志青春爱情的影片涌现出来,韩国的《王的男人》丶《不后悔》,台湾的《盛夏光年》丶《刺青》,泰国的《暹罗之恋》丶《曼谷爱情故事》。童话情节的故事,长相漂亮的演员,色彩清新的影像,精心设计的场景,还有优美的音乐……这些优质的元素需要资金保障,而「《断背山》效应」刺激了制片人的信心。果然,这些影片最后都赢得了不少的收获,有的还是当年的票房冠军,甚至突破历史记录。掀起了「亚洲酷儿电影浪潮」。电影文化作为大众传媒,也相应的刺激其他种类文化的发展,特别是面对青少年消费者,影响更加深远。
《色·戒》之后,当大家都在瞩目李安的下一部作品的时候,他给出的答案是《制造伍德斯托克》,又一部同志片。故事发生在1969年,石墙运动的背景之下,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对一个小gay的自我认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故事也伴随着小gay主人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部影片像是《断背山》的续集,在杰克被害之后,美国同性恋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此时的恩尼斯应该是一个老牛仔,他的女儿会否也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一员,受启发带着老爸来看变装皇后妖艳的身姿?迄今为止,笔者还没有看到这部将要上映的影片,它在戛纳电影节的反映并不是十分突出,李安本人对于奖项丶奥斯卡之类的话题也看得很淡,但观众们却对李安的第三部同志影片翘首以待。不知道接下来的同志电影会有流行什么样式。
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一次讲座中,李安曾坦言,他认为人的属性的问题,比文化属性更重要。《断背山》里的同性情感,比他们是东方丶西方人更重要;《色·戒》中王佳芝爱上老易,比他们属于不同的集团更重要……这其实是一个勇敢的言论,也是他屡次遭到非议的根源。也正是如此,他的影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角度,正中和平主义的人文情怀。
一位异性恋身份的导演三次邂逅酷儿议题,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志在采访李安的时候直接询问了关于性取向的问题,李安给了他否定的回答:「也拍过很多女人题材的电影,揣摩她们的心理,我也不是女人哪。」
正所谓爱无界限,而电影文化也不会因为这种文化受限。李安不是说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
本文原载:雅虎资讯
Reader's Comments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