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23 Aug 2011

佛教如何 看待同性戀

【馬來西亞】月前國內的「女女」與「男男」同志婚禮,在國內引起討論。馬佛青與佛教學術研究會日前聯辦了一場「同性戀——道德及社會價值觀的爭議」的座談會,從佛教與輔導的角度來討論同性戀議題,現整理該座談會的主要內容,來看看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

馬佛青與馬佛研聯辦的「同性戀——道德及社會價值觀的爭議」座談會吸引眾多民眾的聆聽;左起為葉福興、妙贊法師、薛振榮(主持人)和洪祖豐。

主講人:妙贊法師(般若學舍負責人)
洪祖豐居士(馬來西亞佛教學術研究會會長)
葉福興居士(社區輔導員)
主持人:薛振榮居士(馬佛青秘書)


妙贊法師:佛教反對一切對生命的壓迫與歧視

我很開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同性戀這課題是不能迴避的,這是大時代的趨勢。

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我先從佛教的經典來談,大乘《梵網經》有提到,佛陀勸勉比丘不要親近「黃門」。黃門據經典定義有五種:(1)男性身體但無男性生殖器官;(2)經某手術而失去男性特徵,如太監(現為或為變性手術);(3)男性身體但心態上不屬於男性;(4)打扮上不是男性;(5)擁有雙性的生殖器官。以上5種人,佛陀勸勉比丘不要接近,這主要是當時社會上不能接受,為了要讓修行人遠離是非,故不鼓勵接近,避免制造紛亂。

另一個問題是這五種眾生因不被社會容許,情感上比較復雜,故當被人接納時,易生執著。同性戀性行為在佛教經典是不如法的。

《瑜伽師地論》有提及,產道以外的性行為或性接觸是被禁止的。《四分律》也禁止同性戀或黃門出家。以上是佛教經典的看法,是聖言量,不是我個人的看法。


分勝義諦與世俗諦

如此說,可能會令人以為佛教對同性戀者不慈悲?有歧視同性之嫌,但佛教是圓融的,佛教分「勝義諦」與「世俗諦」。下來,我是從社會層面來說。

我現從以下幾點來補充:

(1)佛性:基本上佛性清淨平等,每位眾生都是平等的。佛性本清淨,更無男女相,無高低之分,無論同性戀或異性戀,只要內在的光明力量被引導,其佛性就會展露出來。

(2)修行:不管同性戀或異性戀,只要慾望強烈,在男女相上執著,就是一種傷害。從修行角度來看,對愛的染著是種無明,是煩惱,更是一種束縛。

(3)社會意義:我們今天來到人間,都是業力所致,同性戀行為是一種業感,社會本來就形形色色,產生不同的業感。同性戀是社會一份子,大眾也是社會一分子,所以我們反對一切的壓迫與歧視。


歧視是貪嗔痴顯現

其實所有的壓迫與歧視都是貪嗔痴慢疑的顯現,是一種煩惱心。所以站在社會角度來看,佛教反對一切對人、動物、生命的壓迫與歧視。

達賴喇嘛說:兩個人相愛,總好過暴力。一般凡夫不是要修行離慾,故彼此相愛,總比彼此傷害的好。


葉福興居士:陪伴、傾聽與引導

兩位法師從宗教角度來剖析,我現以輔導角度來討論。

如果你有位朋友告訴你他是位同性戀者,你會有何反應?面對不一樣的性取向,你會有何反應?我們面對同性戀朋友,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出發點是什麼?只是為了更好的相處?除了輔導層面,其實我們是要面對自己思想。所以我認同洪祖豐所分享的,不管是母親、父親,只要是聖者就好。

如果現在有同性戀者找上你輔導,你是要改變對方?要如何引導?其實我們要的是表達善意、誠意去聆聽。我這裡有個步驟:陪伴、傾聽與引導,而不是一味急著要去改變對方!


持續對同性有情感

如何定義為同性戀者?一個人對同性有情欲與情感的需求,且是持續性,任何環境時空都一樣。很多青少年在成長時期會產生性別認同問題,或對同性有好感,但那只是投射,家長無需太擔心,那是一種成長的自然過程。若是持續性的,才是真正的同性戀者。

同性有分先天與後天。也有人爭議同性戀可治療嗎?有些專家認為無法改變,有些認為可改變。認為可改變的前提是,這些同性戀者對同性感情不滿意,有宗教信仰或對對異性有好感,因此要綜合以上的元素,有意願要改才會有改善的可能。

我覺得面對同性戀,其關鍵是我們以什麼心態面對同性戀?我們是否可散發善意,讓他們做回自己,我做回我自己就好了。


洪祖豐:應以平常心看待

剛才妙贊法師是以後期大乘佛教來講述佛教對同性戀的看法。我現以早期原始佛教來舉例。

我先說兩個故事:第一個出自《法句經》,當時有一個叫Soreyya的人,他原是年輕男人,結了婚,有兩個孩子。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莊嚴的出家師父,他就喜歡了對方,當時他就變成女身。過後他離開家和一群商人到某市集,遇到一位男性,對方娶了他,並生了兩個孩子……過後,他遇見出家師父,他真心懺悔後變回男身,後出家修行,最後證得阿羅漢。所以佛陀說:不管是母親、父親,只要是聖者就好。 這證明了雙性人也能成道證無悟。

第二故事是說名叫Vakhali的人,他因仰慕佛陀而出家,他整天都緊跟在佛陀身旁,佛陀問他為什麼,他回答:你的樣子很好看,我很喜歡。佛陀回應:肉身如此污穢不淨,有什麼好看。過後佛陀講:「見法者見佛;見佛者見法」的經典偈句。或許我們可說Vakhali有同性戀傾向,但他聽佛陀說後很羞愧,過後努力修行證悟。說明雙性人或同性戀也能成就道業。


禁止出家有典故

早期的佛典,是有提到黃門的問題。佛陀當時禁止「雙性人」出家,有其典故。當時一位具「雙性器官」的人出家,他到處引誘男眾比丘,也引誘牧羊人,引起當地居民議論僧團的素質不好,佛陀知道此事後,就規定「雙性人」不宜出家。從戒律的層面來說,戒律是針對出家人的,因此出家人不可犯邪淫,凡犯邪淫,即違背戒律,需捨戒。


法師對同性戀看法

以下是一些佛教法師對同性戀的看法:

台灣楊惠南教授認為北傳佛教對同性戀較寬容。聖嚴法師認為同性戀早有記載,同性戀不快樂因社會制度,故應以平等心看待。昭慧法師則大力支持同志運動爭取平等權力。達賴喇嘛說站在藏傳佛教角度不認同同性戀,但在社會層面應包容接納。

斯里蘭卡De Selva法師認為沒有理由設定同性戀者比異性戀者意志力較薄弱,第三性也有能力成就道業。已故的達摩難陀法師曾說,我們不要鼓勵但也無需譴責,應以平常心看待。當中反對與譴責同性戀是宣化上人。

以下是我的看法,從佛教觀點來看,同性戀異性戀都一樣,同是有情眾生,同樣面對情欲的執著。當傳媒因早前的同志結婚訪問我時,我都講應以平常心與平等心看待。


面對壓力很大

同性戀者因是少數,故面對壓力很大,同性戀有先天與後天,若是後天的,當要選擇成為同性戀者,要三思而後行,做了選擇後就要承擔。

我們應以慈悲心對待同性戀者,對於宗教原旨主義者以及那些衛道人士,我認為不應把個人道德觀強加於他人身上。


【問答篇】 (整理現場觀眾的一些提問)

問:對於舉行同志婚禮的歐陽文風,三位主講人有什麼看法?

洪祖豐:如果不能祝福,不要出聲就好。

妙贊法師:我身邊有不少同性戀朋友,他們都有才華,我覺得奇怪為什麼對同性戀感害怕。每個宗教都有其觀點。我覺得從世間角度,只要他自己勇於承擔,他對他自己行為負責,真心真意,我說不上來。

葉福興: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教育教材,可以討論,看大多數如何回應少數的需要。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追尋自己幸福的權利,我祝福他。

問:佛教講眾生平等,為何有一個雙性人犯了戒,以後就不准許雙性人出家?


洪祖豐:這在學術界也有在討論。有一個人犯戒,不等於全部同類型的人都會有問題。我們要了解佛教的戒律,其中會考量當時的社會看法。那時的社會很難接受「第三種人」出家,佛陀是應時應地設下戒律的。

妙贊法師:我們要了解佛陀立戒都有其背後精神。經典律藏記載有人有同性戀行為,只要他決心要自我清淨,想要提升生命,行為上勇猛精進,他也可成就阿羅漢。妓女如蓮華色比丘尼也可成就證道。佛陀勸勉比丘不要親近「黃門」,那是站在世俗層面,為避免他人說閒話,是為了避嫌。

問:佛青主辦這次的講座充滿誠意。有人要辦同志婚禮,平面媒體與網絡媒體都在討論,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媒體大事報導,你們對媒體在課題上扮演的角色有何意見?

洪祖豐:我很可憐我們的媒體,媒體只是平台,不應被怪罪。少數族群也有發言的權力,我們不應指導媒體要如何寫。媒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平台,由大家各自發表看法。

妙贊法師:前陣子媒體報導兩位女同志婚禮拜祖先,有人很緊張,同性戀已進入家門,走進我們的生活。我覺得同志的課題原本就應被討論,這是一個教育群眾的機會,東西不是不能談,而是要怎樣談?談的內容是什麼?同志課題本應廣泛被討論。我個人覺得應鼓勵同志站出來,不要躲躲藏藏,躲在陰暗的角落,傷害自己也傷害了別人。我們要學習尊重,要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他們的聲音應該被聽到。

葉福興:這社會原是人與人之間共同創造出來,今天有怎樣的聽眾就會有怎麼樣的社會?今天多數同志不敢站出來,是因為社會對他們還存有很多偏見與排擠,他們站出來要勇氣。我對媒體的期許是提供各種不同看法的平台,做好教育工作,創造一個多元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力。

問:我剛才聽到主講人談及同志課題,尊重個人選擇與有權追求個人幸福,但過於高調的結婚會否間接鼓吹同性文化?也是否間接造成同性戀以後合法化的問題?

葉福興:我覺得這是一個假設,假設一個人做了其他人就會做。是的原本就是,不是本來就不是。我沒見過歐陽文風,但我嘗試去了解他,他只是要有空間去表達他自己。至於同性戀合法化,那是一個很大的議題,這牽涉以後這個國家的政治走向。但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來教導民眾,如何去看待同志的問題。

洪祖豐:一些同志朋友要去爭取自己的權益,這是很自然的。一百年前,美國女性為爭取投票權力上街示威抗議,現在擁有了,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一些國家同性婚禮已合法化。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權爭取自己的權利,只要方法是和平的。

妙贊法師:其實我們出家人也是少數族群,或許比同性戀還少。一個人出家是要有因緣俱足的,不可能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會出家?有人擔心全世界是同性戀,人類豈不是死光光?這是不可能的事。

每個人的見解、業力,對生命的要求都不一樣,因此假設與鼓吹的問題不存在。

澳洲是相對開放的國家,其財政部長站出來承認自己是女同性戀,並打算擁有自己的小孩,但不見得澳洲社會就會變得動亂不安,因此有些假設沒太大意義。


本文原載:《南洋商報》2011年9月8日版

Reader's Comments

1. 2011-10-12 14:01  
這篇新聞對我太有幫助了,解答了一些佛教的觀點, 謝謝!!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