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同志街当然有女同志出现,流莺的顾客群中,也许的确有我们女同志的光顾光临。但男性霸权,男性特权,男性在男权社会的经济地位,表现在同志村,就是留连玩转同志村的,注定是在顾客人数上消费金额上占据统治的,依旧是男同志。
如果不是语言的魅力,如果不是网络的媚力魔力,歌声唱了,也就随风而逝,三岁一个代沟,这样曾经红得发紫的,街头巷尾,妇幼皆知,不沾染一丝一毫儿女情长的「流行」歌曲,海外一代的中文读者,年轻一代的中文读者,都将无人知晓。
我已经使用了这样的字眼,宣传,那么,想象一下,宣传演唱时的那种豪迈,雄壮,理直气壮,豪言壮语,振振有词,合唱,独唱,二重唱,小组唱,一场秀,一场表演,一场场面壮阔的广场艺术,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艺术,更有一种特别的演唱装扮,需要是制服,或工装,同一种颜色,大同小异的式样,有时候要附带帽子,一种演绎,伴随一种整齐划一的动作,也可以称之为舞蹈吧,连脸上的涂脂抹粉,都极具宣传特色,和那个大革命时代流传下来的政治宣传画一样的模式,一样的风格,很妖,很艳,用一句很难翻译成中文汉语的洋文,很CAMP。
语言的魅力,和如虎添翼的网络技术,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真的「天涯若比邻」。我住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如歌》的读者,就时常会随着《如歌》的语言文字,在多伦多的大街小巷走一走,看一看。
我想到一个革命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拿来当今天《如歌》的标题,就跟多伦多的一条街道有关。这条著名的街道,叫做「教堂街」(Church Street)。嘿嘿,看了会心一笑,是吧?即算是你从来也没到过多伦多,但身为同志,身为海外华人同志,我告诉你,多伦多的同志村(Gay Village),就在这条街上,可不,是同志都得笑它一把,含蓄一点,没笑声,心底偷笑吧。
语言的魅力立马就出现了,这条街道,一旦和同志村挂上勾,拜访过地球上任何一个同志村的朋友,马上会有街道两旁彩虹旗帜飘扬的景象,在脑际出现。如果以前的运气好,在某个同志村当中有过艳遇,享受过艳福,恐怕还有靓仔帅哥美男的美好遐想。
而我提到《团结就是力量》这首革命歌曲,是因为,在教堂街,夜幕降临,除了同志出没,也有站街的流莺,和吾辈同志,并肩而立。
你不会纯洁到不懂什么是「流莺」的地步吧?好啦好啦,对纯洁无暇的你,我就好为人师一把,文雅一点的解释是,性工作者。因为汉语当中的莺莺燕燕,统统都给了又妖魅又娇美的女性,所以,更具体的解释是,女性工作者。
我们的同志街当然有女同志出现,流莺的顾客群中,也许的确有我们女同志的光顾光临。但男性霸权,男性特权,男性在男权社会的经济地位,表现在同志村,就是留连玩转同志村的,注定是在顾客人数上消费金额上占据统治的,依旧是男同志。
男同志们,不会成为女性工作者的消费者吧?
所以啦,多伦多一条特别的街道,教堂街,把男同志,和女性工作者,如此奇妙如此神奇地结合在一起,必然就包含着与众不同的奇妙故事。故事的内核,就是我要讲到的标题:团结就是力量。
也正因为我们同志的自豪大游行,是种种社会平权运动,最后的硕果仅存,以至于我们同志运动,团结就是力量的星星之火,成了社会其它各种弱势小众少数团体的希望之星,比如,性工作者。
同志运动同志革命同志解放,团结就是力量的结果和后果,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民权人权平权运动,有色人种的权力,妇女的权力,儿童的权力,老人的权力,工人草根阶层的权力,性解放的权力,避妊的权力,堕胎的权力,到最后,到如今,虽说不上是大获全胜,倒也算是略有斩获,运动搞手也多半偃旗息鼓,至少,从万众上街游行示威这种运动革命方式来看,如今,他们统统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咱们同志年复一年地六月,同志自豪的大游行。
也正因为我们同志的自豪大游行,是种种社会平权运动,最后的硕果仅存,以至于我们同志运动,团结就是力量的星星之火,成了社会其它各种弱势小众少数团体的希望之星,比如,性工作者。
性工作者在加拿大的法律地位是很微妙很奇特的,如果不是艳帜高悬的职业妓院,如果不是帮派黑手之类操控的团夥,单干,个体,站街的流莺,既不是非法,也不是犯罪,但猫和老鼠的游戏,执掌国家公权的警察老爷们,永远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骚扰和干涉性工作者的街头营业,女警官冒充性工作者街头放蛇捉拿性工作者的消费者的新闻,也依旧时时见诸媒体报道。
老鼠遇到猫,这样的游戏,我们同志多少年来,一直身处社会边缘低层,一直在非法犯罪的边缘,一直处于地下活动场景,和警察的骚扰干涉和滥用职权斗智斗勇,玩得多了,也玩熟了,玩出经验来了。多伦多好几起警察搜查同志浴室同志澡堂同志场所的著名事件,都遭遇同志团体一致对外的重拳反击,滥用国家公权的警察,可说是一根稻草的好处都没捞到,反而颜面尽失,社会舆论和媒体指责,有点一边倒地倾向我辈同志这一边。
多年同志平权运动同志革命同志解放积累的人气和人脉,正显示了这首歌的真谛:团结就是力量吧。
反观性工作者的境遇,就远不如我们同志,至今在加拿大的法律地位未明,警察的扫荡和骚扰,时常旗开得胜,却少有媒体舆论的声援和支持。以至于,女性工作者,也不得不转战到同志村的地盘,教堂街,与同志们的消费场所为邻,以获取些许心理安全感,以逃避警察的扫荡和骚扰,以同志不是好惹的名声在外来保护自己弱不禁风的业务营生。
同志村当然不是法外特区,但警察有感于同志们多少年来,团结就是力量的威力,不敢在同志村耀武扬威肆无忌惮,却是不争的事实,连女性工作者和她们的消费者,都知道这一点,来借同志村的光。
哈哈,同志自豪的理由,又多了一条不是:充当女性工作者的保护伞。
讀者回應
搶先發表第一個回應吧!
請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