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e在現場看到參與者氣宇高昂,擁抱多元的面貌。主辦單位專業的運作,加上警方高效率的值勤,令參與者無不倍感安全和禮遇。




香港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和「長毛」梁國雄;香港浸會大學的陳士齊博士。
偏見和恐同症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全消除,但若是整個社群群策群力,匯集的力量終將足以克服歧視和偏執的態度。

(左上角起順時針方向)香港電台二台節目「自己人」主持人梁兆輝和一人一故事劇團(香港)聯合藝術總監鍾勵君(小貓tomcatt);香港性權會的邵國華和Bill;《點心》雜誌的Bryan Chan;香港同志影展前任總監鄧芝珊;同運人士Billy Leung和國際特赦組織的莫羨嫻;香港女同盟會的陳文慧和阿力。
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的規模逐年壯大,聲勢屢見提升,都是因為一批由各同志運動份子和組織經過多月的籌備和辛勤奔走而得以落實。圖中見到的是香港同運界最具代表性的社群志願工作者,正是因為他們和香港同志社群的努力開拓,才使香港發展成為當今本區域最同志友善的城市。
Fridae是2007年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的指定同志媒體。
读者回应
抢先发表第一个回应吧!
请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