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来吃饭的同志朋友,高矮胖?C,内向外向,各自各精彩,却居然有一个共同之处:除了我,跟我同龄的他们,都是「已婚丶成家丶有孩子」的同志朋友。
反正呐,一门心思装酷扮男人不敢沾一点脂粉气息的大老爷们您呐,也用不着心里咯噔一下地瞎捉摸啦。《如歌》专栏的《一个说法》中说:自嘲才是幽默的最高境界也。这两个明晃晃地带个「女」字旁的啥「娇」呀「娃」的字眼,对你来说,无论如何是不合适的,打死我也不会安放在你身上的哦。
今儿个我说,我自己是个「双面娇娃」,总可以吧?怎么着,嘿嘿,恶心么?吐了么?
想到这个标题,其实娇娃不娇娃已经不是我的mind focus了,落脚点是这个「双面」。
《如歌》的读者朋友注意到,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对我自己使这样的字词:披挂上阵,摇旗呐喊。给你的想象力加点素材,我得给这样雄赳赳气昂昂的词儿,加上一些表达场景情状的限定词限定语,比如,为同志平等权力为同志解放运动「披挂上阵,摇旗呐喊」。
我自己不需四处自卖自夸地炫耀,每回新认识同志新友,身边的好友都会年终总结一样,或者盖棺定论的悼词一样,介绍我的时候,把俺「披挂上阵,摇旗呐喊」光辉灿烂同志运动员同志革命家事迹,总结出一二三来,编织成形形色色的类型化标签,一顶一顶的高帽子给俺戴上:
电台有这个家伙C得一蹋糊涂的声音,谈什么同志议题;电视上有这个家伙英雌本色的影子,说什么同志权利;年年的同志自豪大游行,一场不拉,肯定是这个家伙;加拿大的同性婚姻法案,到了最关键的最高法院辩论阶段,专门请假扣薪自费跑到首都渥太华,在加拿大最高法院门口,打横幅支持平等婚姻法案的,也就是这个家伙。
顺着这一个路数,你把俺娇娃的这「一面」形象塑造下来,再C,再娇,再娃,还不得跟个冲锋陷阵的女战士「花木兰」「梁红玉」有得一拼?要不,高位比挂帅的「穆桂英」,低位比烧火丫头「杨排凤」?怎么,我年纪大了,老姑婆啦,那就比「佘太君」吧。
顺着这个风风火火打打杀杀的公众形象继续标签下去,这样一位「双面娇娃」的这一面算是大功告成,被你塑造出来了:高高在上,振振有词,振臂一呼,大声疾呼,坐而论道,高谈阔论,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自以为真理在握,自以为上帝化身,不管不顾,不留情面,不讲儿女情长,无情无义,大义灭亲,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大是大非,貌似扑汤蹈火,前赴后继,舍生取义,C是C,也够「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啦。
此等江湖上把革命解放挂在嘴边的英雌,可惜生在和平年代啊,且宣誓成为世界上最宽厚厚道的国家之一加拿大的公民,怎么着也得有个偃旗息鼓烽火熄灭的时辰吧,冲锋陷阵的娇娃放下唇枪舌剑,另外一面是什么呢:对镜贴黄花?最是那低头娇柔的回首?C男的娇态天性流露?似水的柔情泛滥成灾?
非也。
我一个人独居,有时候会有同城的华人同志朋友来我家相聚。有一次我家的聚餐,客人先先后后来到,又早早晚晚的退场。最后一个朋友离开了,我洗完杯杯盘盘,直起腰,猛然觉醒过来,和以前的聚餐有点不同,那天晚上来吃饭的同志朋友,高矮胖?C,内向外向,各自各精彩,却居然有一个共同之处:
除了我,跟我同龄的他们,都是「已婚丶成家丶有孩子」的同志朋友。
看看同志杂志同志电视同志电影的女男主人公们,就知道什么是所谓的「同志主流」了,青春靓丽,专业人士,白领中产,有几个是在讲同志老妈同志大叔的故事?我自己亲耳所闻,刚出道的靓仔小同志,对已婚同志父亲,明目张胆地嗤之以鼻。
所以,客人的去,早早晚晚,因为丈夫父亲的职责义务,再也不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了,永远都是变化比计划快。有个朋友忙乎了半天,刚刚帮我包完饺子,第一锅饺子还没出锅,他妻子一个电话打来,就不得不中断我们兴高采烈的笑谈话题,洗洗手匆匆回家。
我感叹的是,其实我自己和到场的客人们,都没有刻意的约定和安排,怎么那一次聚餐,会这么整齐这么齐斩斩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地不约而同,已婚同志父亲们聚在我家?
我多年来从事反歧视做平等权利的运动,学到的,也是经常用到的一个理论是:歧视的产生和背景,跟所谓的「主流社会」,和对小众弱势少数群体的「边缘化」有关。所谓主流心态,对待弱势少数小众,就是不接纳,不欢迎,不重视,不在乎。这样的社会形态之下,小众弱势少数群体没被认同,被迫游离于主流之外,被迫边缘化。
心平气和的反思一下,在我们同志圈自己内部,是不是也一样存在这样一个所谓的「同志主流」,和对非主流同志的「边缘化」呢?
看看同志杂志同志电视同志电影的女男主人公们,就知道什么是所谓的「同志主流」了,青春靓丽,专业人士,白领中产,有几个是在讲同志老妈同志大叔的故事?我自己亲耳所闻,刚出道的靓仔小同志,对已婚同志父亲,明目张胆地嗤之以鼻,人前人后地对仍旧躲在异性恋婚姻衣柜中,又偶尔出现在同志聚会的同志父亲,大加鞭挞,理直气壮地指责同志父亲们,都老婆孩子热炕头了,还出来混什么呀混的?
你让这些已婚同志父亲们,和刚出道的青春小靓仔同志,如何有志一同?这些客观存在的已婚同志父亲们,在我们主流同志自己内部的圈子也无人理睬,被迫「边缘化」,找不到体贴理解,找不到情感支援,找不到共鸣话题。洋人主流同志村中,遍地的同志酒吧同志舞厅同志浴室,华人同志圈子中,每个周末夜夜歌笙享受生活的同志聚会,已婚同志父亲可以去哪儿?
从理论上说,在媒体上说,对公众说,站在「政治正确」的立场,被人奉承或讥笑为同志运动员的我,当然会一是一二是二毫不含糊大张旗鼓地鼓励大家COME OUT,亮相,出柜,站出来,活出真实自我光彩。我自己素面朝天不遮不掩年年在同志大游行中出现,老外同事老中老乡,无一不哓,算是身体力行吧。
我想,那几个已婚同志父亲不约而同来我家聚餐,跟我私下交往时候对待他们的「平常心」有关系吧。感谢那天来我家聚餐的已婚同志父亲,正是你们对我的信任,让我自己觉察到,我自己这个被人贴上革命家运动员冲冲杀杀标签的娇娃,也有如此全然不同的一面。
套用前述「双面娇娃」冲锋陷阵女战士的那一面公众形象,不知道这个冲冲杀杀的娇娃,又该如何对「欺骗,隐瞒,说谎,戴面具,胆小,懦弱,自私」的已婚同志父亲们,拿起笔,做刀枪,口诛笔伐,批倒,批臭,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
但是。
从实际情形来说,私下里说,对具体的朋友说,对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说,站在「人心都是肉做」的立场,生活中的我,生活在朋友当中的我,已经足够成熟,是足够做知心姐姐的年纪和修养了。
我觉得,其实无需故作姿态,谈什么宽容,什么大度,什么理解,什么支持,这些冠冕堂皇的字眼,无一不是出自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姿态和我强他弱的非平等心态。
心智成熟的人,只需一种心平气和的心态,不做预设立场,不做道德评判,不替她人做结论,也不旁观者清地先给自己喜好厌恶的结论。我试图想做的,也就是一份平常心,风轻云淡地倾听,她人别人的真实人生故事人生经验,我认识到,是人就都有倾诉欲望的,倾诉则需要一双安静的倾听耳朵,无需多言。
我也意识到将心比心情同此理的现实处境,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同志结婚,同志娶妻,同志生子,总有她的理由,总有她的苦衷,总有她不为外人道的喜怒哀乐。
更进一步,我意识到世界上的人和事和情,很多很多,都很难黑白分明是非对错的。
我想,那几个已婚同志父亲不约而同来我家聚餐,跟我私下交往时候对待他们的「平常心」有关系吧。
感谢那天来我家聚餐的已婚同志父亲,正是你们对我的信任,让我自己觉察到,我自己这个被人贴上革命家运动员冲冲杀杀标签的娇娃,也有如此全然不同的一面。
你说我是「双面娇娃」好了。
读者回应
请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