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謎變奏曲》其實就是一部仇恨變奏曲,電影詮釋的仇恨種子與花苞毒果,無非就是人心難測下的仇恨突變傳奇。
好電影總能讓觀眾得到一點生命啟示錄,法國導演丹尼斯.德古(Denis Dercourt)的新作《琴謎變奏曲》(La Tourneuse de Pages,英譯The Page Turner)中給所有從事評審工作的人都做了嚴重的告誡啟示:要認真,不能打混,你的一時疏忽,可能就對別人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就像許 多的金馬獎評審一樣,他們的職責與工作不過是看看電影,投投票,選出一些優秀的工作者而已,為什麼每年的評選結果出來總是會被電影工作者反彈訐譙呢?美學標準容或人盡不同,評審的粗率發言,正好反應出他們的傲慢、短視及偏見,這才是引發爭議的關鍵所在。
《琴謎變奏曲》其實就是一部仇恨變奏曲,電影詮釋的仇恨種子與花苞毒果,無非就是人心難測下的仇恨突變傳奇。
曾經在2005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作品《孩子》中有亮眼表現的女星黛博拉.馮索(Déborah François)這回在《琴謎變奏曲》中飾演一位醉心彈琴的孩子,卻在鋼琴比賽中鎩羽而歸,把一切仇恨都歸咎於評審,多年後終於復仇成功 。
黛博拉.馮索飾演的米蘭妮是一位肉販的女兒,電影一開始就是幼年時期的她,以華麗流動的手指在黑白鍵上飛舞,同時,她的父親也在鋼琴聲中熟練自如地切割著肉品,這不是莊子在《養生主》一文中所說的「庖丁解牛」意境,只是一位肉販培養出一位有藝術氣質的女兒,夫婦倆都以女兒為榮,女兒第二天就要去參加音樂考試了,父親沒有給任何壓力,只要女兒彈得開心就好。
但是,對10歲的梅蘭妮來說,音樂就是她的一切,音樂應該能夠改善她們家庭狀況,所以半夜睡不著,繼續起來彈練,父親聞樂而起,看到焦燥的女兒,還是慈祥地相伴。
緊張,意味著梅蘭妮非常在意比賽結果;陪伴,代表著父母親只能體諒,卻無法分勞的事實。
第二天的音樂賽會中,幾位評審中有一位是當紅的鋼琴家Ariane(由法國女星Catherine Frot飾演),樂迷看到名家現身就想要她簽名,但是她婉拒了,等到梅蘭妮彈奏的時候,Ariane的秘書卻悄悄溜了進來,要Ariane在玉照上簽名。這段意外插曲,讓梅蘭妮分了神,Ariane如果簽了名,就代表她根本沒有專心在聽她彈琴,於是她心亂了,琴也亂了,好手變成了錯手,大好的前程就在當下畫下了休止符。
沒有喜悅,也沒有開悟的人生,剩下的只有煎熬和歎息,《琴謎變奏曲》因而成為一記生命重鎚,讓觀眾急著去思考仇恨的出口到底在那裡?
梅蘭妮從此封琴,從此不再彈琴,她的怨恨與心傷,只有她自己才能明白。
多年後,梅蘭妮與Ariane再度相會,梅蘭妮成為幹練的法律系實習生,Ariane則因為發生過車禍,信心嚴重不足,卻又急著和三重奏樂團東山再起,梅蘭妮的音樂能力、細心靈巧及青春氣息,讓Ariane找到了一種依靠的慰藉力量,逐步把技藝和愛情的關注都轉向了梅蘭妮。
然而,梅蘭妮卻成了工於算計的復仇女神,就在巧妙地收放之間,她掌握了Ariane的心神,卻也在關鍵時刻下了毒手。
梅蘭妮不算是面善心惡的蛇蠍美人,她不算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她只因為童年時受到不良待遇,讓她含恨改變人生道路,才會陰錯陽差找到復仇的機會,她的手段是毒辣的,算計是猥褻污穢的,行徑讓人氣憤,但是細究仇恨源頭,Ariane不才是那位不知情的仇恨播種者嗎?
她也許 是無心的,她沒有料到梅蘭妮會這麼在乎她,不明白恨的種子會根深蒂固到如此……人和人之間的仇恨到底有多深呢?真正的仇恨就如兩國交戰一樣,一旦開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總要見血光,總要見人命。
如果一切只是因為一位不負責任的評審,你是同情起梅蘭妮?還是Ariane?誰才是無辜的受害者?生命如果是一盤又一盤的棋局,梅蘭妮輸了第一盤,Ariane輸了第二盤,然而誰又是最後的勝利者呢?
恨,只有讓人生的怨懟輪迴翻轉,梅蘭妮不會更快樂,反而看到了自己心中的邪念;Ariane也不會明白自己的一時大意,為何要賠上一生的幸福?她也不會開悟,暈倒成為她最後的選擇與姿態。
沒有喜悅,也沒有開悟的人生,剩下的只有煎熬和歎息,《琴謎變奏曲》因而成為一記生命重鎚,讓觀眾急著去思考仇恨的出口到底在那裡?
莎士比亞試圖從「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告訴世人:「怨恨傷人,唯有愛才有明天。」但是世人從來不會從悲劇中得到生命啟示,只有冤冤相報的糾纏,《琴謎變奏曲》留下的就是人生如謎的一聲歎息。
愛一個人,很難,但在脆弱的時候,別人適時伸出的一隻手,卻常常就會給你愛的錯覺。
愛一個人,很難,但在脆弱的時候,別人適時伸出的一隻手,卻常常就會給你愛的錯覺。
法國導演丹尼斯.德古的《琴謎變奏曲》用了相當篇幅來探討音樂家的脆弱。
人,正因為脆弱,所以容易受傷;也因為容易受傷,對別人的傷害,因此刻骨銘心,很難忘懷;對別人的援手,同樣也是刻骨銘心,卻容易起錯覺和誤會。恨和愛都在一念之間,一旦點著了火,人生的道路就不一樣了。
法國女星Catherine Frot飾演的《琴謎變奏曲》女鋼琴家Ariane車禍後復出,一直覺得很沒有信心,即使只是一場廣播電台的現場節目,她也緊張到不敢上節目,躲到牆角邊喘氣,她的心情只有幫她翻琴譜的女孩梅蘭妮明白,她悄悄地走向表演廳的後廊角落中找到Ariane,下一個鏡頭就是Ariane神采奕奕地走向三重奏的其他兩位琴師,迎向她的復出首演。
翻琴譜的人能夠帶給鋼琴家多少激勵和安定呢?琴譜翻得太早,鋼琴家肯定會焦燥不安的,琴譜翻得太慢,鋼琴家肯定也會捉狂的……琴譜翻動得合拍中節,一切就像行雲流水,順暢滑動,否則,就是困擾、混亂或災難了。
但也正因為Ariane太在意演出,不能失敗,所以《琴謎變奏曲》讓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我執太深的女鋼琴家,四顧茫茫後,不能不感謝梅蘭妮的援手,因而才會在演出成功 的慶功 酒會上,她就是會回到剛才自己失神的角落中,找到梅蘭妮,再說一聲感謝,就在此時,梅蘭妮悄悄附著耳朵,對她說了句話。
沒有人知道梅蘭妮說了什麼話,但在那場演奏會後,梅蘭妮不再只是Ariane家的小孩看護,不再只是她的翻琴譜助手而已,不再只是那位讓她收斂思緒,全力發揮琴藝的定心丸了,Ariane常會看著梅蘭妮的青春發呆,一種原本安定的力量,卻無端成了另一股心中莫名的騷動了。
那會是愛情嗎?Ariane嫁給有名律師,家住豪宅,還有一位也愛彈琴的兒子,過著人人豔羨的少奶奶生涯,她有理由愛上青春的梅蘭妮嗎?看著梅蘭妮和兒子一起捉迷藏,一起游泳,幾乎取代了她這位母親應該做的所有工作時,她會幻想或期待梅蘭妮就像是自己的化身嗎?助手如是分身,可以心神合一,必定事半功 倍, 但是Ariane惶恐了,她發覺彼此不再是單純的夥伴關係,而是一種依賴,一種因為理解而滋生的依靠。
梅蘭妮用青春來戲弄玩耍成人音樂家,固然顯示了她做為復仇女神的工於心計,也讓人看到了人心的黑暗深谷,《琴謎變奏曲》朝著人性的脆弱和暗黑中同時刺出了兩把刀。
接下來,梅蘭妮在Ariane面對美國經紀人的考驗時再度玩出失蹤戲法,找不到人的Ariane,心緒亂了,指法亂了,節拍錯了,徹底崩盤了,黯然地回到停車場上時,卻發現梅蘭妮在那兒等她,一句「對不起!」就像一張大羅網,當頭罩下,Ariane無法動怒,只有接納,梅蘭妮已經用失蹤和空白,証明了她的重要性,Ariane和梅蘭妮同時都明白,也接受了這個答案。
然而,在這之前,《琴謎變奏曲》還真的有個變奏,梅蘭妮的美慧不但讓Ariane動心,也讓大提琴師意圖偷香,直接就動手動腳了,梅蘭妮選擇的暴力回應是全片最突兀的動作,卻也同時讓我們看到音樂家一如凡人會下流齷齪起私心,大家都是七情六欲的奴僕。
梅蘭妮用青春來戲弄玩耍成人音樂家,固然顯示了她做為復仇女神的工於心計,也讓人看到了人心的黑暗深谷,做為《鋼琴教師》的家族電影,《琴謎變奏曲》朝著人性的脆弱和暗黑中同時刺出了兩把刀,那種痛,只有被學生背叛過的老師,只有被徒弟出賣的師父,只有被好友刺刀進脾臟的凱撒才能理解的。
背叛的滋味,只有暗夜舔傷的人才會明白的。《琴謎變奏曲》就是一部痛的電影。
本文全文《20061111:琴謎變奏曲》,原載: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4574624,以及《20061112:心痛的滋味》,原載: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4665666
讀者回應
搶先發表第一個回應吧!
請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