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7-20
「這是一種選擇,這種選擇不僅可以解放女性,也能解放男性,達到兩性的和諧。這也許是性別文化急需普及的原因,也是知和社存在的意義」
|
|
2011-07-19
「我剛剛看到尊重性別傾向,而且『尊重』上面還畫螢光筆打圈圈,超感動的,差點就要給她簽下去了說!」沒想到他們的動員力這麼厲害,而且手段細膩精緻,毫不粗糙,我有點擔心,經由這麼高明的手段,同志們的自由空間又默默且溫柔合理的被打壓卻沒有人感覺到。
|
|
2011-07-18
這些年來,無論在劇場、學校、工作等領域,都遇到很多「志同道合」之士。他/她們才華洋溢,富有創意,觸覺特別敏銳、敏感,真心交往。如果愛是可以試試就發生的話,那還是愛嗎?無論台上台下,無論同性戀異性戀,互相珍惜、尊重,協助彼此活出真我,才是關鍵。
|
|
2011-07-17
時代的巨輪,不斷輾碎偏見的心態和偽善,在歷史的長河中,看到了不再被扭曲的倒影。
|
|
2011-07-16
從布坎南總統到林肯總統、從羅斯福總統夫人伊蓮娜到聯調局長胡佛,美國不少政壇人物是同志或雙性戀者,但今天美國社會對同志的刻板觀念仍在,華府只有兩名眾議員公開出櫃。
|
|
2011-07-15
施明德挑戰蔡英文的性取向,引起香港同志團體關注。在同志眼中,香港社會性觀念保守,台灣卻是亞洲「同志之都」,當地同志團體可與工運、婦女、反色情、公娼等爭取權益者一起行動,而非單打獨鬥,對香港同志團體有很大鼓舞作用。
|
|
2011-07-14
「同志」從政治辭彙戲劇化變為華人同性戀者特稱,進入人性與倫理深處,成為中國五千萬同性戀者平權革命的隱喻。「革命」遠未成功,「同志」被主流社會接納,還剛剛起步。
|
|
2011-07-13
施明德質問的是謎樣的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不是女子蔡英文,她的性向牽涉公共領域,假如她有同性伴侶,該如何規範。他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
|
|
2011-07-12
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要求競逐總統的現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布自己的性向,指出總統候選人的性向和財產一樣,沒有隱私權而應該透明,在台灣引爆政治風暴。主流媒體及不少社團批評施明德侵犯隱私及人權。
|
|
2011-07-11
中國大陸演員,台灣金馬獎影後呂麗萍在微博上轉發反同性戀博文,最近遭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公開批評,要求呂麗萍反省。對此,中國學者認為,這是反映中國主流輿論已經能公開討論同性戀課題的信號。
|
|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合作夥伴
|